第六百三十三章 郭榮會變柴榮嗎?(第4/4頁)

盧琰學識淵博有宰相之才,無論是治理地方還是坐鎮中樞都是一代名臣。

潘美就更不用說了,絕對的名將,如果不是北宋的盤子太小,潘美在歷史上的名氣,當會更大。

更重要的是,這兩人可以說是歷史上後周群臣之中,唯一還有點良心的存在。

在歷史上,趙匡胤陳橋黃袍加身後,跟著趙匡胤造反的兵將和趙普等人揣摩趙匡胤的心意,覺得郭榮諸子中,柴宗訓固然不能殺害。

但剩下那些幾歲的孩童死了,肯定沒人關注,正好用來震懾他人。

於是他們將柴榮的庶子紀王與蘄王抓起來,欲予殺害。

兩小孩被嚇得面無人色,哭聲動地,其狀可謂淒慘不已。

但是眾人為了保命,連範質、王溥這樣深受柴榮大恩的人,都違心不敢勸解。

只有盧琰和潘美於心不忍,冒著生命危險勸諫,盧琰對趙匡胤大聲喊道:“堯舜授受不廢朱均,今受周禪安得不存其後?”

趙匡胤猶豫不決,又問他平素最信任的大將潘美,潘美不敢違逆趙匡胤,但實在不忍心殺這兩個小娃娃,沉默半晌後回答道:“臣豈敢以為不可!但於理未安耳。”

有了盧琰和潘美的反對,趙匡胤最終還是沒下得了手,這時眼見趙匡胤猶豫,潘美趕緊抱走小紀王,而盧琰則抱走小蘄王,各自回家。

後來記載說潘美收養了紀王柴熙謹,這個可能是假的。

但是盧琰為了保護蘄王柴熙誨,辭官歸鄉將柴熙誨收養,改名盧璇。待其成年後,又把自己的女兒盧錦嫁給了他,為周世宗郭榮保全了血脈,這應該是真的。

要做到這點,那可不容易啊!黃袍加身的場合,豁出去全家的性命,來救了兩個人人都認為該死的小娃娃,兩人知曉恩義,心存善良可見一斑。

“未知盧琰、潘美二人可在貝州?”

這樣的人才,張鉊當然多多益善,心情頓時也好了很多,連帶著對郭威的觀感,也好了不少。

郭威點了點頭,“臣到貝州之時,就把他們帶了過來,現正在行宮外等候召見。”

張鉊大喜,“召盧琰、潘美、史彥超、張永德四人覲見。”

說完,張鉊突然像是想起什麽來了一樣看著郭威,笑呵呵的說道。

“郭公既然舉賢不避親,舉薦了女婿張永德,但朕聽聞郭公外甥李重進,也驍勇果決,為何不舉薦呀?”

郭威看著張鉊回答道:“臣外甥李重進,確實驍果。惜乎為人毛躁,不好讀書,只能做一勇將,非是王佐之才,因此臣沒有舉薦。”

若是換個帝王,肯定要懷疑郭威有所保留,但張鉊知道郭威說的是實話。

歷史上趙匡胤篡位後,張永德八面玲瓏活了下來,而且還活的不錯。但李重進在淮南識人不明,進退失據,只能全家殉了後周。

不過這也可以看出來,李重進雖然能力差張永德一些,但為人更加爽直。

所以張鉊也對郭威說道:“就算只是勇將,也是大周的英才啊!傳召,讓李重進也進宮覲見。”

郭威聽到張鉊不但沒有絲毫懷疑,還連李重進也召了進來,頓時對於張鉊的印象也大為改觀。

等到五人進來後,張鉊一一細問,盧琰果然飽學宏博又有見識。潘美不僅人長得英俊正氣,應對更是得體。

張永德有方面之才,史彥超、李重進也是至少能與趙延進、王全斌等媲美的勇將。

張鉊豪氣頓生,當即擢拔盧琰為中書知制誥,潘美入憾山都為將頭隨侍左右,張永德出為滄州刺史,史彥超、李重進入左右龍驤衛為將頭。

郭威見張鉊如此大度,他當然不知道張鉊是從歷史上知道了這幾位的名聲,還以為張鉊是在給他面子,立刻感動的哽咽了起來。

“臣昔日跟隨劉知遠,不識天時,多有爭鬥與聖人,不想聖人如此寬宏大量,陛下真乃天縱英主,劉知遠不如陛下遠甚!”

張鉊哈哈一笑,若是郭威真能為他所用,其實也還是不錯,至少張鉊準備拿下馬楚和南平,然後三路伐蜀的時候就能用得著。

因為張鉊準備將江淮行省平章、徐州府武寧軍節度使馬昭遠(馬鷂子)調來做南下大軍的方面主將。

正好讓郭威去鎮守徐州,一邊考察能力,一邊看看是否真的臣服。

正在此時,東京的宰相張希崇派來了急使,原來是馬希廣待不住了,想要回楚國去。

張鉊當即下令,命郭威隨駕去東京,大軍加速前進。

馬楚的事,布局了大半年,到了該收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