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四面合圍之計(第2/2頁)

於是洛陽民心歸附,他們自發幫助修繕洛陽城,充當大軍民夫。

特別是金墉城的修繕,洛陽人男女老少齊上陣,只用兩天時間,就將金墉城修繕一新,至少是能勉強當一座要塞來用了。

擺好陣勢之後,張昭在洛陽後唐皇宮再次召開了軍事大會。

元從派的閻晉、馬鷂子、馬殺才、白從信、氾全、氾順、蠻熊、頓珠、瓊熱多金、王通信、羅玉兒。

東歸派的郭天策、李若泰、趙存義、爾朱景、薛守禮、郭廣成、魯三郎。

老歸義軍派的羅通達、慕容信長、李存惠、陳廷驍。

涼蘭六谷派的沈念般、折逋嘉施、杜論赤心、崔虎心、嶽騷奴、王廷翰、章西豹。

晉國來投的張希崇、和凝、範質、薛居正、趙暉、趙匡贊、趙延進、侯仁寶、武行德、馮暉之子馮繼勛、趙匡胤、慕容延釗、王審琦。

以及自己來投的黃英達、折德願等人都在參會。

可以說,張昭這個雍國八成的人才都在此地,要是光哥能把他們團滅,雍國也就徹底完蛋了。

之所以要召開軍使大會,是因為張昭自陜州出發前,制定的搶占汜水關,然後據城阻擊契丹人的計劃又沒有達成。

雖然洛陽城打下來了,但由於耶律德光調兵遣將的速度也很快速和堅決,慕容信長被高松所部牽制,未能繼續東進占領汜水關,所以計劃必須要更改。

“大王,臣認為,現在既然大軍已到,只要緊守河陽橋頭,就能把高松所部堵在黃河邊。

大軍應該立刻向前,攻下偃師城,在汜水和伊洛河之間的廣袤平原,與契丹人展開決戰。”

慕容信長心裏有點不舒服,也有點羞愧,因為這次最大的問題就是他沒能成功搶占汜水關。

所以歷來愛出奇的慕容信長,竟然第一次提議打堂堂之戰。

張昭還未表態,閻晉卻淡淡一笑,這位素來喜歡打堂堂之陣的持重之將,卻想打一回出奇之戰,他指著地圖,對張昭說道。

“高松所部占據了中潬城,看著像是刺入我軍腰肋的一把長匕,但也能看做契丹人把他們的命根子,捏到了我們手中。

若是中潬城被我軍攻下,然後順流而下毀了白馬津的浮橋,契丹人就只能被困於河南之地。

所以他們主力絕不可能在汜水關等著,必定會東進到偃師一帶,與中潬橋的高松形成互為守望的態勢。”

張昭緩緩點了點頭,“承節是想幹脆將契丹人放過來,我們就在洛陽到偃師城一帶,與契丹人決戰?”

閻晉點了點頭,“偃師城背靠邙山,與中潬城只有不到四十裏的距離,易守難攻,是契丹人夢寐以求的絕佳之地。

他們一定會來,但只要他們來了,就是他們的末日。”

說著,閻晉在地圖以南重重點了點,“契丹人一到偃師城,我軍主動求戰,吸引他們全部注意力後。

大王可命一支精銳繞過緱氏,切斷緱氏東北,偃師以東伊洛河上的孝義橋,把契丹人徹底包圍在偃師城和邙山上。

他們補給被斷,數萬大軍坐困愁城,立刻就會陷入死地,就讓伊洛河,變成契丹人的滹沱河!”

張昭知道閻晉為什麽會選擇出奇了,因為金墉城一戰證明,契丹人所謂的鐵騎,戰鬥力要低於張昭的雍涼鐵騎。

這樣的顛倒之下,契丹人反而變成了遼晉大戰中,沒有多少騎兵的晉國一方。

這樣張昭就可以利用騎兵優勢,主動出奇,切斷契丹人歸路。

在哪打?什麽時候打?打多久?都不在契丹人手中,而是掌握在雍涼鐵騎手裏了。

“大王,臣支持閻總兵的想法。”趙匡贊立刻站出來贊成。

“遼主現在是拋棄了輜重和大量晉國降軍,才得以快速搶占汜水關的。

若我們把他們放到偃師城來,就算切不斷孝義橋,也能拉長他們的補給。

而且掌握遼軍補給的,都是晉國降將和降兵,遼主耶律德光對他們可不好,這是因為要和咱們大戰了,才勒索各大佛寺來給他們放了賞。

這些人對遼主別說效忠,暗中甚至還有怨恨,臣願意與侯留後、趙留後一起,繞到彼處,招降他們,這樣遼軍輜重盡失,全軍盡墨就在眼前了。”

“大王,臣也願意出面,隨軍前去,符彥卿、安審琦、王周、藥元福諸將並非真心投靠,只是為情勢逼迫而已。

大王若能手書制令,赦免他們的罪過,他們必定願意棄暗投明。”

一看確實可行,和凝直接跳了出來,以他後晉宰輔大臣的身份,招攬符彥卿等人,可以說易如反掌。

“好!”張昭大喜,“那就把契丹人放到偃師城一帶來,咱們給他們來個四面合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