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血火三國殺(萬事俱備)

劉通遠千恩萬謝之後,張昭並沒有讓他走,因為劉景巖既然已經同意投靠,那就要趁熱打鐵,不能等他慢慢交出權力。

什麽事情,不落到實處都會有變數,更別提一鎮節度使的軍權。

邠寧靜難軍雖然是叛亂後重建的,那也有三千多人,其中還有幾百甲士,沒人舍得這麽放棄。

所以張昭留住了劉通遠,然後迅速答應了一件婚事,並且馬上開始納吉納征。

那就是張昭將張懷慶的幼女,他的堂姑,嫁給高允權。

這一樁婚事,張昭本來一直是不同意的。

因為假如張懷慶不再老來得女的話,這位堂姑,就是他唯一沒有婚嫁的女性長輩了。

高允權雖然為人精明,懂得進退,還允文允武,可是並沒有達到讓張昭同意的門檻。

對於高允權來說,他當然無比明白,這個可以說張天王唯一姑父的價值。

兩年前他就開始派人遊說,自己又努力表現,只是一直沒讓張昭點頭。

但,這次,我高節帥直接下大本錢了,除了願意獻出十萬石糧草以外,還願意將延州彰武軍改為彰武鎮,交出延州的軍權,只做一個延州刺史就行。

這是有特殊意義的,因為高家一直是涼國的外圍,還特別恭敬,天下間不知道多少人在盯著張昭如何處置高家呢。

要是張昭直接收了高允權的軍政大權,剝奪了延州彰武軍這個節鎮。

就會給人刻薄寡恩,以及強行收權的印象,那其余晉國節帥就會人人自危,說不得還要群起反抗了。

可張昭要是不收了高允權的軍政大權,涼國內又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政治體制。

這樣來的話,張昭廢除節鎮設立道,不設節度使,以大使、轉運使、刺史三使分民政權,以鎮總兵、道團練使、鎮遏使各分軍權的舉動,就成了空話。

要知道涼國國內可不是沒有人眼饞節度使大權的,這個口子可不能開。

其實,以前張昭也幾次暗示高允權來著,奈何當時高允權一直在裝傻。

直到現在,才隱約透露出願意的意思,但也只是個意思,沒有徹底表明。

張昭也知道高允權沒有徹底表明是為什麽,權衡一番後,就同意了。

政治嘛,只要不是敵人,就得讓人家有好處,吃獨食的,一般都走不遠。

而讓張昭同意的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張昭決定讓延州彰武軍動一下。

因為劉景巖只是口頭投靠,張昭也還沒有說要進攻晉國,那麽要把這個玩意坐實,涼國大軍是不能動的。

只有動彰武軍,讓彰武軍南下,吞並了靜難軍,這樣就算是有任何不諧的聲音傳來,那也是彰武軍和靜難軍之間的矛盾,跟他張昭是無關的。

讓劉通遠留下,待高允權納吉納征之後,高允權便會率延州彰武軍南下,接管劉景巖駐守的寧州。

三天後,一切從簡的納吉納征儀式完成,納征的彩禮,甚至就只上了一個禮單,其余都沒準備。

完成了這些儀式,定下親事之後,張昭命李孝節隨高允權一同去往延州,然後拿下寧州。

同時制命李孝節可以調動邠州的團結鄉兵,一面等待大軍南下,一面與渭州武鷹兒一起,夾住涇州的涇源彰義軍節度使李德珫。

“大人,涇源彰義軍節度使李德珫閉門不見。

鄜州保大軍節度使郭謹連鄜州城都沒讓入,直接就把咱們的使者押解到了延州,他還封鎖道路,不準河西商人進鄜州境內。”

劉景巖被搞定後,張昭面臨的還有五個節度使,其中華州鎮國軍節度使趙瑩是文人,已經暗中投靠,只等張昭派兵裏應外合殺光鎮國軍牙兵就行。

耀州順義軍節度使剛剛發生內亂,節度使被牙兵們驅逐,暫時不用管。

剩下的三個節度使中,就以涇源彰義軍節度使李德珫最難辦。

誰要說石重貴沒有政治頭腦,張昭就得跟他急。

只憑此人緊急把李德珫從河中節度使調到涇源彰義軍節度使位置上,還給他配了兩千牙兵就看得出來,石重貴對於張昭,還是有一定戒心的。

因為李德珫此人在去年康福去世後,就是代北武勛中,資歷最老的老將了。

而且他還不單單是老將這麽簡單,因為李德珫當年,是與明宗李嗣源一起侍奉過李存勖的。

不但深得李存勖信任,與李嗣源更是親如兄弟。

加上此人待人一向寬厚,凡兵將吏民犯事,總是多加寬宥,鎮守一地雖然沒什麽大仁大德,但也不殘害民眾,也不貪財,因此在代北武人中口碑非常好。

自明宗李嗣源以下,眾人都以李七哥稱呼他,連李從珂和石敬瑭都這麽稱呼過。

這要是張昭想入關中,首先就得解決李德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