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稱孫不稱臣(第2/3頁)

而且陛下新近登基,就殺前朝勛臣,恐有傷陛下名譽。

鄴都留守杜公乃是陛下姑父,更是先帝信重的老臣,不如將杜公調往西京擔任留守,再將楊光遠調往鄴都作為留守,想來他一定樂意。

石重貴身邊的中書舍人馮玉皺了皺眉,出言說道:“鄴都乃是國家繁華所在,戶口繁盛,更是東京北面門戶。

楊光遠此等人若去了鄴都,危害遠甚在西京洛陽,臣為陛下不取也。”

景延廣聽完,冷冷一笑,這馮玉乃是石重胤正妻馮氏的弟弟。

馮氏頗有美色,在石重胤被李從珂殺了之後,就跟石重貴滾在了一起。

現在石重貴剛登基,馮玉竟然就抖起來。

“但凡節帥移鎮,還從未聽聞有誰能帶數千甲士一起移鎮的。

楊光遠離開西京洛陽,最多也就能帶三五百人,待彼行至東京附近,陛下就可改命他為平盧節度使。

楊光遠若是同意,那是陛下寬容,放他一條生路。若是不同意,要剿滅也易如反掌。

“此言大善!”石重貴學著石敬瑭曾經的樣子,拍了拍禦座的扶手贊嘆道。

景延廣這個辦法確實不錯,一下就消解了石重貴兩處擔憂。

一是楊光遠居心叵測。

二是杜重威身為他的姑父。駐守在鄴都的緊要之地,至今也沒有派人來恭賀他登基。

若是能借著解決楊光遠的機會,把杜重威從鄴都調出來,也可以免得生變。

討論完了楊光遠的事情,現在就輪到契丹和涼國張昭了,但眾人都非常默契的沒有去提涼國。

因為在座的都是老狐狸,他們也看出來了,張昭雖然言辭激烈,但反對的是石敬瑭向契丹稱臣和割讓燕雲十六州州,並未說要反對朝廷。

而且張昭的這份意見,與大寧宮中的很多人,比如景延廣等正好相合。

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張昭在旗幟鮮明反對石敬瑭賣國之前,所營造的人設是十分成功的。

在絕大部分人眼裏,這位突然之間崛起於河西的涼王殿下,是一個身上帶著濃厚大唐色彩的人。

他所講究的那些忠義仁善,放到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格格不入。

若是倒回去二百年,放到大朝正興盛的時候,倒是正好恰如其分。

所以這些人在心裏,其實是把張昭當成了一個昔年王忠嗣、哥舒翰、高仙芝那等人的。

沉默之中,還是馮玉首先開口說話了,“如今陛下已經登基,前往契丹報喪的使者,應該要出發了。

先皇父事契丹,其實並不是多麽恥辱的事,因為昔年契丹昇天皇帝阿保機,曾與武皇帝約為兄弟,宮中太後乃是武皇帝孫女。

先帝雖然年長於契丹國主耶律德光,但以父事之,恰恰是遵奉了倫理綱常。

所以臣建議陛下,當繼續以祖父事耶律德光,我大晉在羽翼豐滿之前,當照例向契丹稱臣。”

左側的景延廣聽聞此言後,更為不滿,他立刻怒目看向了馮玉,石重貴的臉色也有些不豫。

因為他養父石敬瑭由於父事契丹,被天下人恥笑的前車之鑒還在眼前,昔日石重貴曾經也是反對父事契丹中的一員。

現在要讓他繼續把耶律德光這個三十來歲的人,當作祖父,心裏肯定是非常不樂意的。

景延廣在下面看見了石重貴的不樂意,當即站出來,他長身而立,對著石重貴慷慨激昂,侃侃而談。

“陛下乃是中原天子,九五之尊。契丹不過是塞外爛奚,若不是大朝衰微,給了契丹人機會,他們別說威脅中原,就是面對昔年的範陽、盧龍等節度,也得卑躬屈膝。

臣認為,我大晉雖然沒有一統天下,但也占據了中原富庶之地甲多糧足,不過數年之間,已有十萬口橫磨劍。

以此赫赫國威,還要父事契丹,恐為天下諸國恥笑,有損陛下威儀。

臣建義,若為養精蓄銳故,稱臣可以,稱耶律德光為祖父,就太過矣!”

景延廣一席話說的石重貴心潮澎湃,舒爽不已。

“景公所言,正合我意!”

不得不說,作為經常跟石重貴廝混在一起的景延廣,兩人的脾性,還是十分相合的,石重貴只覺得景延廣字字都說到他的心坎上。

對於給契丹稱不稱臣?他其實是不是太在意的,他就是不想稱耶律德光為祖父,這可是面子問題。

馮道在心裏長嘆了一聲,他轉頭看向在他身側稍後的和凝,和凝也正有喟然長嘆之意。

因為景延廣和石重貴,實際上都搞錯了方向。

這是否向契丹稱臣,與是否稱耶律得光為祖父,實際上是兩件事情。而且前者遠比後者重要。

因為向契丹稱臣,乃是國家面上的,而以祖父稱耶律德光,則是石重貴和耶律德光的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