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建制與謚號

大朝西漢金山大涼國,這個名字源自張昭父親張承奉在唐亡後,為了凝聚人心,自立的西漢金山國。

大朝就是大唐,因為李存勖建立了後唐,所以此時人就以大朝,代稱大唐,而將李存勖的沙陀唐稱為唐國。

西漢不是劉邦建立的那個西漢,西是指方位,漢是指民族。

金山就就是後世阿爾金山,此時的河西和半個隴右,都有金山崇拜的習慣,他們視橫貫河西的金山為保護神山。

張昭的治所在涼州,加上沙州龍舌張氏和前涼張軌的後人敦煌張氏已經合宗,所以就立國號為涼。

大朝西漢金山國大涼國,實際上應該解釋成大唐的西部漢人在金山一代建立的大涼國。

所以,張昭這個建國,與孟知祥、李昇、錢繆等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孟知祥等人,是明確表示天命在我,老子就是皇帝。

但張昭的涼國,則是因為中原天子失德,所以立涼國等待大朝出一位聖君明主。

只不過聖君明主是我自己,那也是可以的。

立國之後,張昭自稱大涼天王。

尊嫡母奉天公主為奉天王太後。

生母宋氏為奉聖王太後。

曹十九娘曹延禧為大涼王後。

曹三娘子曹延鼐為壽昌郡夫人,小姨媽李若柳為鄯善郡夫人。

曹延綿、李文秀、郭婉兒、阿依古麗為孺人。

升左右長史為左右國相。

吏戶禮兵邢工商馬八曹參軍為八部侍郎。

韓王府書記院為大涼國瓊林院,首官掌書記為瓊林院大學士,其余原本承擔各類工作的書記為瓊林學士。

以河西節度使轄地為河西道。

以隴右節度使轄地為隴右道。

以靈武軍節度使轄地為朔方道。

以定難軍節度使轄地為夏綏道。

以會州、原州、慶州、威州並從原靈武軍節度使轄地分出鹽州,組成隴北道。

道下設州、縣不變,以大使為道長官,大使只管民政不管軍事,下設三專使。

布政使由道大使兼任。

另有轉運使掌財稅、監察。

團練使掌團結弓手和義從驍騎,負責治安與民兵建設。

張昭冊封嶽父曹元忠為紫亭候,國相,實任夏綏道大使。

國相是虛職,只有夏綏道大使是實職,銀夏宥綏四周新定,又還要負責沒有徹底納入的府州折家和麟州楊家,只有曹元忠去,張昭才能放心。

河西道大使則由張昭自己兼任。

隴右道大使則交給去除軍職後的李若泰。

朔方道大使當然屬於裴遠。

隴北道則交給了劉再升。

曹元忠的左相則交給了張希崇。

軍事上,張昭把憾山都分裂成左右羽林衛,憾山都縮小到一千人的規模,作為張昭身邊最貼身的武力。

增設大同鎮、靈武鎮、定遠鎮和豐安鎮,大同鎮在夏綏,靈武、定遠在朔方,豐安在隴北。

原本的瀚海、鷹揚、玉成、武威、雄武五鎮照樣屬於歸義軍。

新增的大同、靈武、定遠、豐安四鎮則屬於朔方軍。

軍使一職仍然不設,由張昭臨時選派,稱為充歸義軍使或者充朔方軍使。

與此同時,張昭借鑒宋朝武官五十三階制定的涼國武官制度,基本上也出爐了。

這玩意最初的設立,就是為了解決五代武官只重財貨,毫無榮耀問題的。

不得不說,其實很好用,只不過老趙家最後給弄偏了。

而要說在這場張昭自立的事件中,最高興的還是嫡母奉天公主。

她親自領著張昭,帶著宋氏,三個人進入了張家的社稷宗廟。

由於張昭還存了用獨立建國這事來跟石重貴討價還價的心思,所以壓根就沒有追封三代先王。

但奉天公主知道張昭最後的理想,是開創一個大一統王朝,是以只剩下三個人後,就盯著張昭,毫不客氣的發問了。

“三十年前,我嫁到你們張家,那時候你父親剛剛奪回權力,春風得意馬蹄疾,多好的少年郎啊!”

奉天公主的眼睛裏,射出了思念的神色。

“一晃到現在,他都已經故去二十六年了,可我仍然覺得,大郎好像還在我身邊一樣。”

說著,奉天公主把張昭拉到張承奉的神位面前跪下。

“你準備給你父親,上一個什麽謚號?”

張昭這才知道,奉天公主是來給張承奉要謚號的。

她可能察覺到了張昭對於張承奉沒有太多的感情,加上張承奉導致家國傾覆,實際上是很失敗的,奉天公主害怕張昭不給張承奉一個美謚。

古人,特別是君王,還是很看重這個的。

遙想當年,楚成王可是為了一謚號,硬是挺著,被砍的鮮血淋漓都不閉眼睛的。

宋氏臉上並未出現多少波動,嫁給張承奉不是她願意的,張承奉也沒給她多少歡樂,反倒是驚嚇和壓抑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