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靈州勸進

後晉天福五年,契丹會同三年,公元940年六月。

張昭率軍在駱駝堰大會府麟二州土豪之後,隨即在夏州解散了銀、夏、宥、綏、慶、會、威七州黨項諸羌騎兵,只將各部首領和少量精騎帶上。

七月初,張昭過鹽州第一次到達了靈州。

檢校太尉,靈武軍節度使張希崇抱病在正門處,以臣子的禮節迎接張昭。

靈武軍節度使張希崇,可以說是這個時代武夫中難得的正常人。

但實際上他所長的並不是帶兵打仗,而是安定地方,做個樞密使或者宰相,才是最適合他的。

歷史上張希崇因為石敬瑭出賣燕雲十六州,破碎了他率眾南歸的一切榮耀,家鄉淪陷而無法拯救,最後抑郁而終。

但在這個時空,張昭雖然也沒能阻止契丹奪取燕雲十六州,但卻體現出了能與契丹爭奪的能力與願望,因此張希崇雖然大病了一場,但還沒有抑郁而終。

對於這樣的英豪人物,張昭當然要以禮相待。

就憑張希崇不忘國家,不做契丹的一鎮節度使,以兩萬人南歸的英雄氣概,就值得張昭尊重。

張昭拉著張希崇和裴遠的手,一起走進了靈武軍節度使署衙,他先是到後堂,拜見了張希崇的老母和裴遠的父母。

特別是裴遠的父母妻兒,被從東京一路救出來,那可是驚險萬分。

要不是張烈成發動洛陽周圍的寺廟掩護,差點就被石重貴給發現了。

拜見兩人的家人,以示親近之後,張昭才隨著張希崇和裴遠來到靈武軍節度署衙,接見靈武軍上下將校。

靈武軍現有兵將八千人,其中的一千人已經被張昭安排到了宥州鎮守,兩千人還在張昭軍中。

剩下的五千人大多是屯兵分駐各地,戰鬥力並不強,只有不到一千人,被名叫王彥忠的兵馬指揮統領,還算有戰鬥力。

張昭當即大賞諸兵將,在靈州以北,也就是後世石嘴山市一帶新設石州,任命王彥忠為石州鎮遏使,率軍駐守。

張昭早就得到過裴遠的奏報,這王彥忠是靈州漢軍中的首領,一直不滿意自己的待遇。

當然也與張希崇推崇士人,輕視武人的脾氣有關,王彥忠覺得沒有受到重用,因此頗有怨言。

這屬於正常現象,所以張昭也沒準備把這王彥忠怎麽樣,反而給了他石州鎮遏使的職位,還賞賜了彩絹三十匹,茶糖各十斤。

如果他能忠心效力的話,當可安撫下去,如果還是有怨懟,再收拾也不遲。

大宴兵將後,晚間,張希崇和裴遠來到了張昭的房間,這一老一少,是來勸進的。

沒錯!就是勸進。

因為張昭現在的情況,一個有些搞笑的韓王和河西隴右節度大使,已經完全沒法滿足了。

比如他現在占據的靈武節度使三州,定難軍四州,以及屬於邠寧節度使的慶州,屬於涇原節度使的原州和威州。

這些地方,都不是隴右河西的地盤,按規矩,張昭是管不到這些地方的。

現在只有兩個選擇,要麽張昭去向朝廷繼續請兼任靈武軍節度使、定難軍節度使和慶原節度使。

不過這就是想想而已,除非張昭把刀架在石敬瑭脖子上,不然他絕不會同意的。

那麽就只剩下了一個選擇,張昭效仿荊南、馬楚、錢越那樣成為獨立的藩國,以國主自稱,甚至變成後蜀、南唐、南漢那樣的國王。

張希崇正色對張昭說道:“如今天子失德,特別是下詔讓吳巒等讓出雲州城,更是失去了天下人心。

大王此時如果不放開手腳,還以中原臣屬自居,以後的路,會越走越難。

也無法解釋大王身為國家臣子,還要拿下靈武、定難、慶原等地的舉動。”

裴遠也點了點頭,“這就是最好的機會,大王正好趁石敬瑭失德於天下,舉起大朝的旗幟。

說明歸義軍萬裏歸國,是歸於大朝,不是賣國求榮之輩。

如此既可以解除歸義軍的束縛,也可以收攬天下不滿契丹豪傑之人心。”

郭天策已經激動異常了,這張昭要是獨立建國,那他至少也得是樞密使之一吧?

“大王,時不我待啊!您已經是契丹皇帝之弟,怎能再屈居人下?還是屈居那兒皇帝之下?”

“請大王進王位,率領我等恢復大朝吧!”

這三人一勸進,身後的軍將們,都開始大聲鼓噪,張昭向身前看去。

不管是馬鷂子這樣的大將,還是蠻熊、頓珠這樣的心腹親衛,還是慕容信長、李存惠這樣的假子,甚至是折德願這種算外人的軍將,眼睛裏都在閃閃發光。

只要張昭成了國主,他們才能更進一步啊!這不單是他張昭要當國主,而是這些人在等著當開國勛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