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耶律德光的夢想(第2/3頁)

“陛下,臣想起來一件事,天顯八年(933)太後生辰,有沙州使者奉命前來賀壽,自稱其主曹氏,也說自己是歸義軍來著?

此曹氏與現在河西韓王張氏,會不會是同一夥人?是不是張氏取代了曹氏?”

咦?耶律德光摸了摸下巴,他有些想起來了,當年確實是有自稱歸義軍曹氏的使者前來賀壽。

耶律德光之所以過了七年多了還能想起來,是因為他記得這夥人有點傻缺,是以還有點模模糊糊的印象。

當年這夥歸義軍使者賀壽的壽禮,竟然是玉璧一對,馬二十匹。

當時就把耶律德光給氣樂了,不是看在他們走了幾千裏路而來,差點就讓人把他們轟出去。

你以為我大契丹國是南朝的孟蜀、馬楚嗎?二十匹馬也值得從敦煌送來?

你送點白棉布都比送馬要好。

而且按照規矩,契丹作為上國,還得賜下回禮。

你這是賀壽朝貢來了?還是來打秋風的?

回憶了一下這段不開心的經歷,耶律德光還是準確的找到了,韓匡業話中的信息點。

“司徒是說,沙州的歸義軍很可能發生了權力變動?張氏代替了曹氏?”

“臣觀來使名單,發現一人名叫曹延敬,應當是沙州曹家的人,臣請去試探一二,或能弄清情況。”

韓匡業點了點頭,只要耶律德光批準,他就準備去試探一下,那個叫做曹延敬的副使。

千萬不要把這個時代,想象成一個信息很通暢的時代,別說張昭,就是張義潮,知道的人也不會多。

歸義軍這個名詞,在十八州歸國之前,更是好多人都沒聽說過。

哪怕是後世那個資訊發達的時代,譬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這種近在身邊,坐飛機幾個小時就能到的國家。

後世絕大部分也說不上來他們的總理、總統是誰?甚至連首都名字,在哪裏?都少有人知道。

而此刻算距離的話,契丹腹心東京遼陽府距離沙州敦煌,足足有四千裏之遠。

按一天平均六十裏的速度,不遇到天災的情況下,也要足足走兩個多月。

對於契丹君臣來說,沙洲敦煌,跟天邊也差不多了。

所以耶律德光君臣,勉強知道沙洲敦煌歸義軍這個名號,就不錯了,要弄清張昭的一切,真不是一時半會能行的事。

“我看事情沒那麽復雜!”左皮室詳穩耶律頗德突然說道。

“不管這河西張韓王是何人?用意為何?他襲擊了我大契丹國兵馬,使陛下損失了上千勇士,就不可能輕易放過他們。

臣懇請陛下,不管河西來使說什麽,做什麽,都不予答復。

等到雲州城拿下,臣等願跟隨大王,以大契丹國天兵至夏州,命那張韓王親自到軍前解釋,不能讓左皮室軍上千勇士枉死!”

耶律頗德是左皮室軍的詳穩,左皮室奉聖軍名義上,也是他的部署,是以話一出口,蕭實魯也撲到了耶律德光身前。

“詳穩所說,乃是持正之言,請陛下為奉聖軍千余勇士,討回一個公道。”

但這兩人說完,一直老神在在的右皮室詳穩耶律屋質,才慢悠悠的開口。

“問罪自然是要問的,但臣也要稟明陛下,雲州至夏州,有七百余裏,到河西涼州,至少有一千八百裏之遙。

若這張韓王真如燕王父子說的那樣,全有河西隴右,今又吞並了定難軍,那必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擊敗的。

陛下若要興兵問罪,最好能等到穩固燕雲十六州之後,再做打算。

以目前來看,我大契丹國雖然鐵騎無敵,但當務之急,還是吃下燕雲之地,乃至繼續掠奪晉國河北膏腴之地,而不是發大兵去打那窮苦的河西。”

耶律屋質是右皮室詳穩,左皮室軍吃癟,他當然樂意看到。

而且他說的話,完全在理,就是耶律頗得和蕭實魯,也挑不出毛病來。

耶律德光聞言沉吟了片刻,以他的內心來說,他肯定是更傾向於耶律屋質所言的。

因為消化燕雲十六州,然後逐步吞並晉國河北之地,才能一步步實現他中原天子的美夢。

而且光是燕雲十六州就如此富庶,不管是丁口還是田畝或者說是農耕、冶煉等技術都給了契丹極大的提升。

要是能吞下整個河北之地,契丹國力,定會上一個新的台階,到時候再去對付河西,就要輕松的多。

不過,河西人殺了他千余奉聖軍勇士,耶律德光定然不能說不去報仇。

那樣的話,就會寒了下面勇士的心,所以,他只能先開始和稀泥。

“諸卿所言,都有道理,還請司徒私下去見一見那曹姓副使,最好能弄到實情。

左詳穩則整頓兵馬,隨時準備西行問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