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連環馬與橫山步跋子(第2/3頁)

“不可能!韓王是神佛轉世,神佛是不會死的!”

相比對章小彪這樣的漢人,被張昭招攬過來,文化習俗偏吐蕃的六部健兒、吐谷渾和達旦人,要更堅定一點。

在他們心中,韓王是法王菩薩,是神佛轉世,哪可能會死?

一個穿著皮袍子,內襯鎖子甲的吐蕃弓手大聲怒吼過後,另一個穿著藏式紮甲的鄯州七部吐谷渾重甲兵,也斬釘截鐵的說道。

“對!金珠大師說過,韓王是天上的菩薩,他給雪山上的人帶來了好日子,自從有了韓王,去年冬天都沒有白災,法王菩薩是不會死的。”

此時,編制已經被打亂,下面的人都是來自各個鎮軍,他們七嘴八舌的喊著,不斷給周邊人打氣,竟然奇跡般的沒有潰退下去。

只不過心氣有些低了,重新又被黨項人壓了回來。

就在此時,隆隆的鼓聲仿佛從天邊傳來,一面面日月星三辰旗下,張昭沒有帶兜鍪沒穿甲胄,而是穿了一件白袍,手裏拿著他那把標志性的橫刀。

張大王在上百鼓樂手的護衛下,於鼓樂聲中,在戰場上左奔右跑,他要讓所有人看見,他張昭還在。

“萬勝!萬勝!”所到之處,歡呼聲震天響起,所有人都看見了,韓王並沒有死。

章小彪一下就怒了,這些定難軍的戎賊竟然詛咒韓王,這一瞬間,他都感覺不到胳膊上的酸疼,興奮的吼叫聲中,章小彪王家壯漢一起往前壓去。

張昭如同一個人形強心針,他跑到哪,哪的歸義軍士氣就大振。

而定難軍那邊,剛剛還說人家主帥已死,但瞬間就被打臉,士氣狂降的同時,也讓士兵們有種被欺騙的感覺。

眼看著歸義軍起碼四五千重步兵在軍官的指揮下,向著自己這邊壓來,李彝殷還是保持了一定的鎮定,他現在還有兩張王牌沒有打。

李光睿控制的六百連環馬。

李彝殷身邊還有五百橫山羌步軍,也就是後世西夏的橫山步跋子。

五百橫山步跋子身穿厚皮甲,手持強弓,這些生活在橫山一帶的羌人是最好的山地步兵,一般不作為列陣而鬥的重步使用。

歷史上李元昊與北宋在橫山一帶反復爭奪的時候,經常利用橫山步跋子翻山越嶺如履平地能力,在橫山中遲滯宋軍。

然後為西夏軍隊挑選有利戰場,以及快速穿插,利用機動性形成局部優勢兵力來用的。

不過此時,李彝殷的軍事才能,遠不如他的五世侄孫李元昊,橫山步跋子實際上是被李彝殷當做親衛來使用的。

李彝殷用他們的行動迅捷,來掩護自己逃走,或者是像現在這樣的戰場上用來護衛安全。

思考了十幾息,李彝殷做出了決定。

“我兒率連環馬出擊,直沖對面的步兵,他們陣型已亂,速速擊潰他們。

三郎、五郎抽調所有還能能調動的輕騎,隨連環馬後多殺傷蕃賊,橫山步軍結陣護衛某!”

所謂連環馬,是定難軍內部對於重甲騎兵的一種稱呼。

不過由於受定難軍的自身經濟實力制約,這六百連環馬並不能做到人馬鐵甲。

只有騎士能身穿鐵紮甲,或者牛皮甲配環鎖鎧,馬兒只有頭骨處有鐵片和胸前有一截紮甲防禦箭矢。

而定難軍的重騎兵,之所以會被稱為連環馬,是因為戰馬之間會有鐵鏈相連接,作戰的時候,一般會用幾匹甚至幾十匹連接在一起。

但你要是認為他們沖鋒的時候,也是互相連在一起沖鋒,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騎兵都是靠速度吃飯的,戰馬彼此相連,只要有一匹出問題,其他的就都完了,一摔就是幾十匹馬,還怎麽沖鋒?

所以實際上連環馬的鎖鏈,是用來規整沖鋒整齊度的。

此刻李光睿調遣六百連環馬後,二十匹一連,有了鐵鏈的束縛和調度,六百重騎兵竟然慢跑出了刀削斧劈一般整齊的隊形。

正在壓著定難軍打的歸義軍步兵,發現了遠處緩緩移動的連環馬,都開始變得慌亂了起來。

有的想跟定難軍步兵混在一起,有的則開始在軍官的指揮下結陣。

李光睿面帶冷笑,這時候結陣,不嫌太晚了一點嗎?

這連環馬現在是被鐵鏈連著,等到一百步以內,松開鐵鏈,戰馬沖鋒起來,紛亂的步兵陣,是不可能擋得住的。

這就是連環馬的第二個特殊之處,訓練的時候,反復用套上鐵鏈只能慢跑,松開鐵鏈就可以全力沖擊,來刺激戰馬形成一種條件反射。

臨敵一百步就松開鎖鏈,讓戰馬在沖進長矛森林的時候,被平日的習慣所支配,從而忘記兇險,更加無所畏懼。

‘嗚嗚!’號角聲吹響了,一百步以內,連環馬開始了急速沖鋒,六百連環馬采取前三百後三百的方式,戰馬與戰馬之間,只隔了不過三人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