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濁酒一杯家萬裏(第2/2頁)

張昭不得已,只能揮了揮手,“某實在不勝酒力,只能再飲三碗了!”

說完,張昭接過一個老翁的酒碗一口喝幹,對著老翁說了句,“福壽綿長!”

接著又接過一個赤著胳膊,僅僅穿了一條短褲,眼神有些躲閃壯年男子的酒碗。

男子驚恐的看著張昭,似乎馬上就要跪下去磕頭求饒了。

果然,這碗裏面裝的是水,張昭一口喝幹,還將酒碗高高舉起,示意自己喝光了,還大聲誇贊道:“好酒!”

壯年男子頭上冷汗滾滾而下,神情既感激又羞愧,他不是故意如此,實在是家裏遭了兵災,根本無錢買酒。

“哥兒來年,一定五谷豐登!”張昭拍了拍壯年男子的肩膀說道。

“官人大恩大德!沒齒不忘!”男子眼含熱淚給張昭跪下了。

最後,張昭在萬眾矚目中,拿起了一個還紮著總角少年的酒碗,他也是一口喝完,然後從腰間取下一枚玉璧,放到了總角小童手中。

玉璧這種東西,此時沒有一定身份的人,可是不能用的,貧苦百姓更是用不起,也更不敢用。

張昭把這枚白玉璧賜給這個小孩,那是因為他家就在馬嵬坡附近,兩個哥哥都在協助歸義軍探路,搜索鳳翔軍的時被殺害了。

本來張昭是想帶走他,不過小男孩的母親和姐姐不答應,也不願離開關中。

“小郎!前程似錦!”張昭拍了拍這小童的腦袋,周圍圍著的鄉老心領神會,這一家子,定然是要照顧一二的。

“多承鄉鄰們的盛情,但天下無有不散的宴席,待到國泰民安之時,一定還會再相見的!”

最後,張昭對著周圍漫山遍野的人團團一揖,頓時四野哭聲一片。

“此情此景!怎能沒有詩文紀之?”幾個穿著長衫的士子突然跑了出來,在張昭應允下,做了幾首還算押韻的詩句。

雖然質量很一般,但周圍的長安京兆府官吏都有些沉醉。

大唐啊!怎能沒有詩歌呢?

只不過,那種日子,是很久以前的了,現在都是刀把子才是道理,也有幾個忍不住的,當場做了一首首好一些的詩句。

長安不愧是帝都,哪怕都這個時候了,還殘留有一絲文華在。

用幾個托,烘托出氣氛後,張司空就要發大招了,他裝作醉眼朦朧的環顧四周,忽而一聲長嘯。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

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疊疊的山峰裏。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

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裏,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裏。

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頭發,只好默默地流淚。

範仲淹的這首漁家傲·秋思,是如此的契合張昭此時的心情,一個為國戍邊,為了國家含淚辭別故鄉的悲情英雄形象,躍然於紙上。

特別是其中的‘濁酒一杯家萬裏’和‘將軍白發征夫淚’當場讓數個長安的官員文士,潸然淚下。

他們不單是被張昭的情懷所感動,他們還仿佛回到了盛唐。

那時候,文士,文化人可是地位高的象征,雖然武夫的地位同樣也高,但總不像現在這樣,對他們肆意侮辱,肆意殺戮。

要是張司空,能就任晉昌軍節度使兼京兆尹該多好啊!這些在場很多人不約而同的想法。

抄詩也抄完了,人設也立起來了,這首詞一傳出去,很多人,特比是世家文人都會知道,在河西,還有一位不同於其他蠻橫武夫的節帥。

他文武雙全,忠貞為國,會做詩詞。

那些有抱負、有理想,有意願結束這個亂世的大才,一定會有人願意去河西的。

張昭走了,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至少他在長安百姓,關中百姓心裏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張昭相信,下一次再入關中,那就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場面了。

而大部隊跟張昭繼續走乾州、邠州、渭州這條路回涼州的時候,慕容信長與虎廣率六百精銳騎兵留在了長安。

這是應安審琦所求,他們將作為關中大軍的一部分,東出潼關,去剿滅盤踞洛陽的張從賓。

同時,這也是慕容信長的一次相親。

除此之外,他還將去到東京開封府,替張昭面見石敬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