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九月九日重陽節(第2/3頁)

他精於醫理,又深知藥性,時人稱贊為‘治病用藥不拘局方,臨床施藥輒有神效。’

而且韓保升跟精通醫理的孟昶關系很好,是孟昶的翰林學士,他為蜀本草做的圖經(插圖畫)之序,就是孟昶親自寫的。

有了這樣的關系,就大大方便了張昭搭上孟昶這條線,將商路拓展到蜀中。

張昭立刻讓二舅宋善融為密使,讓他拿上韓七娘子寫給兄長韓保升的家書,前往蜀中,求見孟昶。

翌日,郭天策前來報告,歸義軍上下,都很支持張昭將其中十萬貫,退給長安百姓的舉動。

張昭立刻任命郭天策與郭廣勝全權負責此事,兩人召集了長安一府六縣數百位鄉老裏長和耆老,制作了詳實的回退補償方案。

此方案,把長安城的安審琦看的目瞪口呆。

這可不是單單退還十萬貫那麽簡單,這更體現了張昭手下,有一支十分高效的行政班底。

他本來想打擊下張昭的聲望,但反倒讓張昭又刷了一波聲望。

而且在這個組織退還的過程中,歸義軍的官員深入到了各縣的鄉裏之中,收集了大量本土本鄉的情報,甚至已經開始繪制長安附近的輿圖,掌握基層的信息。

……

九月初九,重陽節,這是唐代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時人都要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家人團員、飲宴歡聚等。

後世的重陽節不流行,那是因為它的功能一半分給了中秋節,一半分給了春節,所以就變得不尷不尬的。

但在這個時代,重陽節極為重要,張昭就幹脆選擇在這一天,將十萬貫的財貨,返還給長安百姓。

對於張昭來說,手握絲綢之路小循環、佛門錢莊和白糖、冰糖、茶磚三項大殺器,他根本不缺真正意義上的錢。

十萬貫、二十萬貫都是個數字,如果不是怕引起河西的通貨膨脹,他能隨隨便便搞出幾百上千萬貫。

他缺的,是實打實的貨物,暢通的商路,以及巨大的聲望,他要讓天下人都知道,他河西張二郎的仁義。

為此,張昭不惜這十萬貫的財貨,甚至還在重陽節的這天,準備了米面肉糖四樣禮物,凡是民五十以上,五歲以下,到了現場的,通通給賞賜。

嗯,看著挺豪爽,但真用不了幾個錢。

這個時代,百姓中五十歲以上的,真不多,哪怕就是富貴人家,能活個五十歲,也不錯了,很多人一般就活個三十幾歲。

而五歲的孩童雖然不少,但賞賜的也少啊!

轟轟烈烈搞了一天,漫山遍野的司空公侯萬代,司空大仁大義的呼喊聲中,張昭付出的,連七千貫都沒有。

而且這還搞出個一個很不錯的意外效果,那就是大量遭了兵災活不下去,或者想離開這個傷心地的百姓,一看張昭如此仁義,當場就有上千人表示要跟著張昭去河西。

這加上以前被他救下來的乾、邠、寧、涇四州百姓,張昭起碼可以帶回去上萬唐兒。

同時他還命韓七娘子這種本地人,為他四處搜羅民間有一技之長者。

地種的好的,到了河西就分地,種的特別好的,給農學官的身份,不但分地,還有賞賜。

醫術過得去的,同樣如此,至於其余木匠、石匠、瓦匠、泥水匠、船夫、屠夫,會修房子,會挖水渠,甚至織布織的好的農婦,只要願意去河西,通通給賞賜。

假如有識的字的讀書人,那就更好了,一般會先給五貫的安家費。

“小子,你所求甚大啊!這些事,當年莊廟閔皇帝要是有這份心,大唐早就一統了!”

康福這些天一直跟著張昭,不過也就是喝喝茶,吃吃冰糖紅燒肉,一直沒什麽言語,直到這一刻,他才忍不住出言。

張昭回過神來看著康福,“太尉,如今局勢變化莫測,誰又能知道以後會怎麽樣?

說句真心話,我所求大者,無非就是國家一統,四夷臣服,海晏河清。

若此時是這樣的盛世,很可能我張昭都不會出現在這裏。”

這句話只有張昭自己懂,康福則似懂非懂,想到別處去了。

“國家一統、四夷臣服、海晏河清,多好的畫面啊!若是天下真的如此,我康福,現在應該在東京開封府逍遙自在吧!”

說完,康福拉著張昭的手,“既然司空如此豪闊,給某三萬貫,某就把雄武軍賣給你,再把你拉進代北武勛之中來!”

張昭看著這個老狐狸哈哈一笑,康福應該是被這次宋家架空他給嚇怕了,而且他也五十多歲了,想回到東京開封府安享晚年的欲望,也越加強烈。

“太尉的孫女,顏色如何?”

“還惦記老夫的孫女呢?那得五萬貫,告訴你,老夫有十一個孫女,個個國色天香,保管讓你挑花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