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終於等到你

張昭是七月初到的護聞城,隨後又在這足足呆了兩個月,直到九月初,終於傳來了印度夏希王朝由,國王摩達波羅率軍啟程北伐的消息。

要不是連魯三郎都派去打探情報,確認這摩達波羅肯定要率大軍來,他都快等不住了。

因為不同於印度河流域的天氣,在這小冰河時期,護聞城一帶的阿富汗東部冰雪覆蓋期是很長的。

夏希王朝的大軍九月份不來,那也就不會來了,至少要等到明年的六七月份。

張昭可等不了這麽久,夏希王朝的軍隊再不來,他就要攻過去了。

從白沙瓦到護聞城的路並不長,只有不到五百裏。

如果只算開伯爾山口谷道的距離則更短,從後世的阿富汗賈拉拉巴德算起,到白沙瓦只有一百三十裏左右。

為了能順利伏擊印度夏希王朝的軍隊,從八月中旬起,張昭就抽調兩千精銳用輪班的方式,不斷進駐開伯爾山口附近,並且修建了數十個地堡用來藏身和儲存物資。

而在這短短一百三十裏左右的開伯爾山口中,如果說沒有補給點和要塞口,那是不正確的。

在靠近巴基斯坦的一方,一個名叫那爛得的小山口處,印度夏希王朝在這裏修建有一個作為前哨的小堡壘,就是後世著名的蘭迪科塔爾堡壘的前身。

摩達波羅是一個典型的印度教王公,無論何時腦袋上都包著頭巾,身上來自西突厥人的相貌特征,已經在幾代人的混血中基本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鼻梁、大眼睛,膚色稍黑的典型印度雅利安人長相。

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卡拉爾,那位終結了喀布爾-夏希王朝,建立印度-夏希王朝的一代狠人。

不過可惜,這個狠人不該是個天竺人,要是在別處,卡拉爾說不得也能混個大汗、埃米爾什麽的。

但是在天竺,這個本地土著戰鬥力極差,只能依靠來自西北強人為武力支柱的地方,卡拉爾自建立印度-夏希王朝起,就一直處於戰略上的劣勢。

不過雖然武力值差了那麽一點,但是卡拉爾的眼光可不差。

他知道,印度-夏希王朝要想能安安穩穩的保住頭頂的王冠,護聞城是必須要奪回的。

所以印度-夏希王朝的歷代君王,都把掌控護聞城,當做了頭等的任務。

“我尊貴的王,護聞城的薩迪德王子並未正面回應我們的要求,看來他對於我們,還是有很強的戒心。

我們就這麽過去,是不是不太安全?不如王上就在此地等候,由末將率軍先去護聞城?”

摩達波羅剛剛脫下身上厚重的長袍,飲了一杯甘蔗香料水,同樣包著亞麻色頭巾的王國大將迦爾摩訶就走了過來。

對於此去護聞城,迦爾摩訶並不是很贊成,因為多年的失敗經驗,讓這位夏希王朝的將軍意識到,以目前的實力,他們並不能掌控住護聞城。

在他看來,要長期掌控護聞城,就必須要訓練、裝備出一支最少有一千套鐵甲的步兵。

但是目前夏希王朝,所有的鐵甲都裝備給了騎兵。

夏希王朝有一支看起來裝備和戰鬥力都不錯的鐵甲騎兵,但是步兵,基本上沒有鐵甲。

事實上除了重騎兵和戰象,夏希王朝並不是很注重步兵的防護。

這其實是由天竺的氣候決定了的,在這個地方,步兵裝備鐵甲的話,很容易分分鐘就把人熱昏倒,哪怕是冬季,溫度也不低。

而相比起步兵需要長時間的拉鋸戰,重甲騎兵的沖鋒,往往會在很快的時間就決出勝負。

而面對著幾乎不披甲,或者披甲披的跟電影裏斯巴達人一樣的步兵,重甲騎兵的威力,直接被放到了最大。

加上天竺流行印度教和種姓制度,刹帝利們都是統治階級,人數也不多,沒人會想去當個跟普通人一樣的步兵,基本都是世代當騎兵的。

所以這就導致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不太適合玩重甲騎兵的天竺,裝備最好,國王們最倚仗的,反而是重甲騎兵。

摩達波羅很認真的考慮了一下迦爾摩訶的意見,隨後緩緩的搖了搖頭。

在摩達波羅看來,薩曼王朝的薩迪德王子對於自己提出率五萬大軍(吹的)來幫助他不感興趣,含含糊糊的,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表現。

只要薩迪德王子不傻,那就肯定知道摩達波羅的真實意圖。

所以摩達波羅才要執意率軍去進攻護聞城,因為如果是陷阱,薩迪德王子肯定是迫切的想要他去。

而推三阻四、含含糊糊,恰恰證明了真實性。

但迦爾摩訶的擔心,也是正常的,並且是一種謹慎的體現,摩達波羅覺得自己不能冷了忠臣的心,他想了一下,隨後對迦爾摩訶說道。

“奪回護聞城,是我們歷代先王的遺願,我必須要去,但你的提議,也是非常好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