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五姓三王終合一(第2/3頁)

當年安西軍的五姓三王家中,疏勒鎮守使魯家,疏勒王裴家,龜茲王白家,還有北庭節度使寧塞郡王李元忠的李家,人才凋零,連一百人都湊不齊。

其中白家最慘,後人已經找不到,幾乎絕嗣,裴家還留了一點支脈。

李家只剩下李七郎等九人,男丁僅僅兩人,魯家可能還有些後人在,至少那個叛徒魯三郎還活著。

但除了這淒慘的四家,郭、楊、鄭和拔汗那王室薛家竟然堅持了下來。

郭家人最多,足足有五千余,楊家次之,有三千余,鄭、薛兩家也各有一千多兩千人在。

不過雖然有遺憾,但總算把安西軍的後裔差不多都找到了。

同時張昭的收獲也不小,他從郭家帶走了三百兒郎其中還有三十幾個識文斷字的,另外郭家還替他招募了兩百景教騎士。

這很不少了,因為郭家自身也就一千多丁壯,張昭一下就帶走了三成左右。

至於新龜茲的楊、鄭、薛三姓,現在看來,幾乎是全員要跟他東歸的。

很不錯,就算是現在回敦煌的話,張昭也擁有部民近萬,千五百甲士,六百多精銳輕騎和兩百余具狀甲騎。

這些人,打甘州回鶻不太現實,但是回敦煌去奪權,應該是夠了。

“萬裏一孤城,盡是白發兵。生是漢家人,死亦唐兒魂。”

張昭輕聲吟唱了兩句詩,不那麽押韻,也沒什麽文采體現,但這是對於孤守安西上百年的大唐英魂最好的描述。

很多人以為這是古詩,其實不是,這是出自銀聯短片《大唐漠北的最後一次轉賬》。

站在張昭身後的郭天策拍了拍手,一幅幅畫像被一隊甲士拿了進來,楊守禮擡眼看去,依次是:

大唐安西大都護、四鎮節度使、武威郡王郭公諱昕。

大唐北庭大都護、寧塞郡王李公諱元忠。

大唐北庭大都護,楊公諱襲古。

大唐武威將軍,於闐軍大使,於闐鎮守使,鄭公諱據。

大唐焉耆鎮守使,疏勒偏州城知州官,攝焉耆總管楊公諱日佑。

大唐疏勒鎮守使,魯公諱陽。

大唐忠藩,龜茲國王白公諱環。

疏勒國王裴公諱冷冷。

拔汗那國王薛公諱成。

楊守禮這才知道,前幾天馬鷂子馬將頭來找他要新龜茲三姓祖先畫像的原因了,原來是張大王要用到這裏。

“某雖然不是安西軍後裔,但自某記事起,就從祖輩口中聽說過安西孤軍和鐵血郡王郭令公的事跡。

昔年某曾祖太保公數次想要發兵來救,但未能成行,還讓仆固俊那等小人鉆了空子。

但今日,天佑我等唐兒,某還能率兩萬雄師至此,還能找到諸位英豪後裔。

在找到諸位之前,某張二郎,疏勒一戰收復故土,破虜州一戰,薩克圖亡命奔逃,碎葉一戰,波斯人膽寒,今日來到渴塞城外,也必將一戰而定!

因為打完了這一仗,某在安西的使命已經完成,就到了咱們一起帶著祖先的英靈東歸,讓他們的神魂,安息於魂牽夢繞的故國的時候了!

自今日起,這裏沒有新龜茲三姓人,也沒什麽碎葉郭家,更沒有大雲寺余眾,這裏只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大唐遺民!

今日某帶著爾等祖先的英靈神像到此地,就是為了讓他們,親眼見證我們這些子孫後人,是怎麽承襲他們的英勇,殺的胡兒片甲不留,再現大唐雄風的!”

張昭慷慨激昂的發表著演說,屋內眾人被激動的無以復加,但楊同義和兒子楊守禮對望了一眼,張大王說的很明白了,從今以後沒有什麽新龜茲三家,只有大唐遺民。

那麽作為新龜茲三姓的領導者,楊家表面上的實力受損是必然的。

因為他們只要同意,必將失去多其他兩家人的領導權,雖然鄭、薛兩姓仍然跟他們很親密,但再也不是一個整體了。

楊守禮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但眼珠已經歪到眼角去了,他在觀察身邊的鄭守禮和薛守禮。

鄭守禮的眼角余光,也正好掃到了楊守禮臉上,兩人尷尬的一愣,然後飛速移開。

薛守禮更是連看都沒看楊守禮,臉上反而洋溢著終於找到組織的激動。

楊守禮看了看祖先焉耆鎮守使楊日佑的神像,又看了看身邊兄弟,腦海裏浮現出了一幕幕往事。

自他記事這二十多年來,喀喇汗國的布格拉汗薩克圖以及拔汗那總督玉素普,還有薩曼波斯人的哈克姆。

他們都把新龜茲三姓人,當成生在了野地的牛羊,肆意欺壓甚至抓捕毆殺。

這一切的根源,就是因為他們沒有了靠山,他們失去了強大的祖國。

“大王!焉耆鎮守使楊公諱日佑的子孫,願意聽從您的命令,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無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