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2/4頁)

就連楊曉紅也是第一次聽說叢琦兩口子初見面是這樣的。

“你沒跟我講啊。”

叢琦:“……這有什麽好講的。”

那晚的事還挺尷尬的,叢琦自個兒都不怎麽提。

不過想想,確實很好笑。

等等——

好像忘了什麽?是什麽呢?算了,想不起來肯定就不重要。

跟和長輩敬酒的拘束不同,楊曉紅和新郎官在同學這幾桌很放得開。

大家聊著近況,聊著工作和家庭,同桌還有帶孩子來的,叢琦也逗了逗小孩兒。

大概所有同學裏叢琦的工作跨度最大。

一下是工人,一下跑去當明星,一下子又跑回來讀書,所以大家最感興趣的還是她。

“叢琦,當演員工資高嗎?”

“高,第一次賺到錢我興奮了好幾天。”

“累不累?拍戲難不難?”

“沒什麽特別的感覺,其實做什麽工作都累啊,我只能說片酬讓我說不出累。”

拍幾個月就幾萬塊幾十萬,若是說累,她都覺得自己矯情。

她臉皮再厚也說不出這種話的。

“羨慕我已經說倦了。”

“你有什麽好羨慕的,你那麽厲害,都已經副科級別了,我以前最想成為你這樣的。”

說話這位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叫濮璟雯。

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在班裏第一第二。

大學念了復大,畢業四年,每年年度考核都是優秀。

在女生不那麽好混的公務員圈裏完全靠硬本事和幾年如一日的謹慎擠掉對手們。

讀書時她跟叢琦關系一般,或者說濮璟雯跟班裏所有人關系都很一般。

不是班裏孤立她,也不是她性格不好相處,而是在大家還處於懵懵懂懂以為高考只是高考考完就解放的心態時,濮璟雯已經明確了未來的路。

整個高中生涯,她都在為一個明確的目標拼搏。

自然沒時間跟大家嬉笑打鬧。

前兩年出了企鵝,班裏幾個活躍的同學開始按照畢業聯絡簿互加企鵝。

楊曉紅把她當未來客戶發展,隨時都在遊說人家買房。

漸漸的,兩人聯系就多了。

叢琦這話不是表面誇誇。

她真的特別佩服濮璟雯,便向她討教了最近很好奇的問題:“濮璟雯,今年缺電才導致政府不再控制電煤價格嗎?”

濮璟雯詫異叢琦為何關注這個。

不過這不是什麽保密信息,但凡多看新聞,對政策敏銳的心裏都有答案。

所以,她回答得特別爽快:“對,主要是沿海煤炭儲備不足,那些都是用電大省、工業大省,時刻處於隨機性斷電的窘境,所以才要放開。”

“啊?煤炭很缺嗎?”

“不缺,只是金融危機後各行各業都很萎靡,煤炭也不例外。”

“而且前幾年雙軌制,全國煤礦產量飆升,很快就供大於求,行業裏又掀起激烈的價格戰,煤炭被賣出白菜價,因為誰都不知道價格最低點在哪裏,當然不會儲備太多。”

危機一來,可不得求變嗎?

這把叢琦驚住了。

她眼睛瞪得溜圓,一臉不敢置信。

她一直以為暨和北手裏的煤礦很賺錢,合著前幾年還可能賠本?

難怪這次開會那麽積極。

“你怎麽想起問這個?”

叢琦笑了笑,若無其事道:“看新聞說這個,然後又通知大家少開空調節約用電,實在要開也盡可能把溫度開高一度,忽然就想起這個了,那電力不足的話咱們是不是該囤蠟燭了。”

濮璟雯覺得不是這麽簡單。

但她也沒追根究底,“哦”了一聲:“可以多買點,後面估計蠟燭都買不到。”

國人囤貨容易跟風,確實有買不著的可能。

“哎呀,那我一會兒回去就多買點。”

濮璟雯嗯了嗯,問起別的:“曉紅說你兩個崽特別漂亮,可惜沒帶來給我們看看。”

“沒辦法,我一個人帶不了他們倆。”

“不過我有照片,很多的,等我找出來給你們看。”

柴米油鹽醬醋茶,工作老婆孩子才是大家最能聊到一塊的話題。

什麽民生啊,政策啊,都離生活太遙遠了,少數幾個插得上話,其他人都不知道討論什麽。

叢琦情商高,濮璟雯則是在單位混了幾年很懂該說什麽,兩人很默契地把跑偏的話題拐回到孩子上面。

席間也有人提起曲苗苗,大多數人不清楚叢琦和曲苗苗鬧翻的事。

她沒出現,他們只以為是楊曉紅不喜歡她來。

事實上,楊曉紅確實沒給曲苗苗發請帖。

都跟好姐妹鬧翻了喊來不是找不痛快嗎?

何況也不止曲苗苗一人沒通知,跟她關系差的她都沒通知。

而楊曉紅結婚去了一幫子老同學的事,隔天才傳到曲苗苗耳朵裏。

這還是因為叢琦仨人都不是大嘴巴,沒跟誰吵完架就要拉一幫子人評理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