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解縉的三板斧(第2/4頁)

張安世哈哈大笑道:“此公也類我,一般的足智多謀。”

……

次日的邸報,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一時之間,人們議論紛紛。

那些翰林院的翰林們,驟然沮喪。

本是在《文獻大成》裏斷章取義,想要借此攻訐的翰林們,陡然發現,好像靠那麽點兒斷章取義,似乎拿解縉一點辦法都沒有。

畢竟……你已經不能將這家夥開除出讀書人的行列,罵他是斯文敗類了。

到時候誰是斯文敗類,還真不好說。

眾人內心裏埋怨衍聖公,可偏偏又不能從嘴裏說出來。

總不能作為讀書人,去諷刺聖人的後裔吧?

與此同時。

吉水縣中。

卻已有人開始忙碌開了。

他們出沒於吉水縣,似乎在考證和搜羅著什麽。

甚至有人……直接從吉水縣,請入京城。

在平靜的之中,似有一種力量在暗潮湧動。

可此時,誰也沒有吱聲,仿佛這一切,都好像不曾發生一樣。

在這凝重的氣氛之中,持續到了年關過去。

永樂二十二年的初春,來得格外的早。

在細雨綿綿中,丘松卻是來了。

浩大的下西洋船隊,已即將重新起航。

除了下西洋的巨大船隊之外,那兩萬的水手和無數的護衛、大夫、匠人之外,還有是即將出行的模範營人馬。

這些時日,被精挑細選出來的三千精銳,每日練習水戰和登陸作戰,不眠不歇。

而如今,他們也即將要隨下西洋的船隊出發。

丘松沒什麽表情。

他似乎永遠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經過這麽些年的歷練,他雖已不再是初生牛犢,卻依舊還是那一副好像對任何事都莫不掛心的模樣。

張安世顯然還是不放心的,諄諄囑咐他:“在外頭不要胡鬧,不要丟了大哥的臉。還有……身上多帶銀子,出門在外,不要不舍得。在外頭,要有防人之心,切切不可什麽人糊弄你,你都相信他……”

面對張世安的喋喋不休,丘松沒有不耐煩,只一個勁地點著頭道:“知道了,知道了。”

張安世依舊不放心,便又道:“打不贏的話,就跑,咱們不怕丟人!等回來,咱們幾年之後再殺回去,到時候又是一條好漢。海上不是陸地,一切都要聽鄭公公行事。還有……還有……若是真遇到了大風浪,我說的是……那種滔天巨浪,要切記上救生筏。若是上了救生筏,遇到了鯊群,切記切記,直接給自己來一刀。”

丘松便深以為然地道:“這個我知道,鯊魚聞血則狂,流下血腥,這叫斷臂求生。”

張安世摸摸他的腦袋,卻是悲憫地道:“不,給自己一刀,可以讓自己死的痛快一點,免得活受罪。”

丘松:“……”

終是萬事淡定的邱松,也不得不被自己這位最為敬佩的大哥給幹沉默了。

看著邱松復雜的表情,張安世卻是掩面,幾乎要流下淚來,帶著不舍道:“好四弟,你這一去,大哥不知該多有傷心和牽掛啊,此次一別,更不知何時相見了,大哥……大哥我舍不得啊。”

丘松終於收起了方才的表情,安慰道:“大哥這般怎如婦人一樣?我都知道啦,大哥莫哭,等俺直搗龍城,不,直搗威尼斯城便回,我一定會平安歸來的。”

在張安世不舍的目光中,丘松氣概非凡地走了。

張安世不禁唏噓,眼眶有點紅,在不勝感慨之中,也只好自嘲:“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古今皆如此……”

“殿下。”

就在此時,陳禮匆匆而來,顯得幾分焦急。

可見張安世這個模樣,倒是踟躕了,猶豫著想要退出殿去。

張安世朝他擺擺手,示意他近前,道:“什麽事?”

陳禮這才道:“解公進京了,已往鴻臚寺點卯,通政司已奏報陛下,只怕很快,陛下就要召見。”

張安世皺眉:“這家夥,在山東駐留了這麽些時日,轉頭卻又突然這樣火速進京,是越發教人看不懂了。”

陳禮道:“錦衣衛查到,有不少吉水人進了京……”

“嗯?”張安世瞥了陳禮一眼,眼中閃動著銳光,道:“這就有人耐不住性子了?”

陳禮道:“只怕……接下來……就該是……”

陳禮的話沒有說完,張安世擺擺手,只道:“靜觀其變。”

陳禮道:“喏。”

張安世心情復雜,不過很快,便有宦官來,召張安世立即入宮覲見。

顯然,朱棣打算親自召百官,而後見解縉。

畢竟此人入閣,成為宰輔,此番覲見,還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

張安世自是不敢耽誤,當即啟程。

等到了午門的時候,只見百官已至,而太子朱高熾見張安世的車駕抵達,等張安世上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