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只在今日!(第2/4頁)

馬愉依舊微笑。

吳同等人都看著馬愉,期盼他的回答。

事實上,關於馬愉的事,眾說紛紜,讀書人私下裏也有自己的解讀,只是不便當面去問罷了。

終於,馬愉道:“哎……真是世事難料啊。”

讀書人是含蓄的,一般情況,斷不會直截了當。

馬愉這一句感慨,卻又需眾人各自解讀了。

不過大多數人,卻還是給馬愉投以了同情之色。

這樣的人,本該平步青雲,封侯拜相,只可惜遭遇了這樣的世道,所以才如此吧。

他的內心之中,一定有其苦痛之處,這難言之隱,想言又不能言,很教人同情。

要不然,寒窗苦讀不就是為了當官嗎?最後又怎麽連官都不做了呢?

馬愉微笑道:“至於從商,倒也不是迫不得已,只是總有人說什麽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實在教人難以苟同。”

頓了頓,他接著道:“馬某讀書無數,不自謙的說一句,也算是滿腹經綸,難道馬某會不如商賈嗎?這樣做,也是教人看看,讀書人就算經營其他的生業,也照樣比人強的。這讀書明志,讀書明理,卻非虛言。”

眾人聽罷,氣氛似乎漸漸輕松起來,甚至一個個紛紛笑起來,尤其是吳同,為了緩解尷尬,吳同道:“賢弟所言,真是至理。”

馬愉又道:“就說這船行的買賣吧,兩三年前,馬某不過區區千兩銀子,可如今呢?卻是日進金鬥。一年下來,隨隨便便,營業所得,所經馬某手裏的,就是數十上百萬兩紋銀。”

“當初……與馬某一道投了這船行的人,個個身價上漲了百倍,十兩變成一千兩,百兩變成萬兩紋銀。就憑這些,就足以讓那些人,再不敢小視天下讀書人了。”

馬愉談及的乃是營業額,卻沒有涉及到毛利和純利。

因而百萬兩紋銀,是足以讓人倒吸涼氣的。

吳同忍不住驚訝道:“賢弟,這經營船行,何以有如此的暴利?”

馬愉道:“其實簡單,這其實和耕地一樣,有了土地,就可讓人去耕種,就有收獲,就有租收,因而,慢慢便可積累家業。這船行也是一樣,不過,船行的根本就在於船,這海船,就相當於是耕地一樣,靠著互通有無,便可掙來銀子。”

這一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

於是紛紛露出恍然大悟之色。

原來竟是如此,什麽買賣,不也和收租金差不多嘛?這個我也懂。

可馬愉眸光一閃,卻是含笑道:“只不過,也有不同。”

吳同甚是好奇地道:“願聞其詳。”

馬愉道:“天下的耕地,千千萬萬,區區一縣之地,就有耕地萬頃,擁有大量土地者,數不勝數,人人都以耕種為業,所得之糧,更是無以數計了。可海船不同,天下持有海船者,有幾何呢?能擁有船隊者,又有幾何呢?”

“不說其他,單說有百艘海船的商行,就現在而言,全天下,也不過區區七八家而已,因而,此等互通有無的暴利,雖是天下人都垂涎,可實際上,只操持於這七八家船業之手。”

馬愉又道:“就好像,天下的耕地,不過區區十萬頃,可擁有萬頃田地者,只有這七八家,那麽……敢問諸君,這七八家有萬頃良田者,會是什麽身價呢?”

眾人聽了,一個個目瞪口呆。

若不是因為他們語言太過貧乏,此時只怕都要驚呼一聲臥槽了。

這個理……他們也懂啊。

壟斷一個營生嘛,這不就等於災年,只有你家囤了糧嘛?

原來……所謂的船業買賣……就是拿田放租,可怕的是,這種土地的經營裏頭,最大的利好就是,只要你囤著糧,年年都的大災年。

這裏的不少人忍不住在無形中對馬愉佩服起來。難怪這馬愉的買賣做的這樣的大。

馬愉微笑道:“這些粗淺的事,說來實在慚愧。”

吳同搖頭,感慨地道:“既然盈利之巨,可為何……有船的船行,不過區區七八家呢?”

馬愉道:“經營海船,畢竟不是土地,土地只需放租即可。可海船卻需雇傭大量的水手,需要有人做賬,需要將貨物分發出去,還需有貨倉囤貨,因牽涉到了海外,還需在海外建立貨棧,與海外諸藩,有所聯絡,這其中所需的,畢竟不只是一條船,還有諸多人情往來,有一些特別的經營之術,最重要的是……它前期所需投入的資金極多。”

馬愉頓了頓,繼續道:“一方面,手中大量的貨物,就需大量的金銀周轉,另一方面,一艘大海船,價值就是萬金,這也不是尋常人可以買得起的。”

“當初馬某人,本錢少的時候,便是依靠籌措資金,大家夥兒一道,也算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此後,大家也因此生了巨利,至於尋常人,如何有這樣的膽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