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瘋狂的朱瞻基(第2/4頁)

朱棣摸摸他的腦袋,道:“真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啊。”

張長生此時卻是露出了幾分不解,道:“可是陛下對我親近,我也是王世子呀,我將來要承襲爵位的,要身負張家的宗廟,這樣也會教我乖戾,從此要壞了我爹的家業。”

朱棣感覺張長生是在找茬,本來就不怎麽高興的心情,似乎一下子更糟糕了幾分,於是忍不住罵道:“休要啰嗦,你這麽這樣喋喋不休,和你說這些,不是教你在此舉一反三,騎馬……”

呼……

朱棣一夾馬肚,座下健馬如箭一般竄出,除了呼呼風聲,世界清凈了。

……

長安縣。

關中的情況,比之河南更甚,因為距離京城更遠,所以賑濟比之河南的情況更差一些。

再加上關中多盜賊,一夜之間,許多盜賊和反賊,突然聚集一處,直接襲擊關中與京城的糧道。

各府縣告急。

在此率人探勘地勢,預備鐵路工程的朱瞻基所在的營地,立即有些人心浮動。

畢竟隨來的不少鐵路司文吏,平日裏只負責鐵路的情況,不曾遇到過這樣的兇險。

好在隨來的,還有兩三百隨行保護的模範營校尉。

作為鐵路司副使的朱瞻基迅速成為所有人的重心。

關中地勢平坦,四面又有崇山峻嶺,士紳和土匪聚在一起,他們有大量的馬匹,來去如風,而且迅速的壯大。

朱瞻基這兒,已有錦衣衛來示警了。

而此時,這裏許多人進進出出。

顯然情況已到了十分緊急的地步。

這可是皇太孫,萬萬出不得任何的閃失。

唯一讓人安慰的是,無論是哪裏來的人,是錦衣衛的某百戶官,還是抽調來此的文吏,亦或者是模範營的某隊官,甚或棲霞錢莊或者商行的掌櫃。

他們見到了朱瞻基,朱瞻基總是能輕而易舉地叫出他們的名字。

然後,大家一下子心頭一熱,接下來才開始掏心窩子說話。

朱瞻基在太平府的歷練是很有效果的。

他負責過招商,與許多的掌櫃都很熟絡。

又負責過管理治安的都尉工作,因而和不少錦衣衛以及模範營的人有過聯絡。

他還負責過水利,又與不少的文吏打成一片。

甚至還協助過不少商賈的貸款事宜,許多手續和審批都經由過他的手。

可以說,這太平府,但凡是有一點名號的人,都是他的熟人。

即便是有不熟的,那也沒關系。你在哪裏效力?在模範營的第三營?模範營的步兵第三營營官周利你認識不認識?呀?是你的師兄?本宮和他很熟。

這可不是客套,因為朱瞻基真的和人家很熟。

甚至……他還曾有一段時間,短暫地負責過教諭的工作,與官校學堂、算學學堂等等知名大學堂,都打過交道。

因而,哪怕是某個初出茅廬的小吏,他沒事了,他能拉著你東拉西扯老半天,詢問你,你哪個學堂畢業的,師承何人。

至於他現在負責鐵路司的工作,看上去,這鐵路司好像專業性更長,可作為鐵路司的副使,實際上……他的工作內容反而更加全面。

畢竟鐵路乃是直隸的大動脈,直隸各府縣在修建鐵路,或者設站,亦或者鐵路與當地有什麽糾紛時,往往都會有人與鐵路司進行洽商。

至於各大商行,當然也不免要與鐵路司進行交涉。

再有錦衣衛,經常也需在各處站點或者幹線上設卡,或者是追緝,也需鐵路司協助。

甚至模範營某些演練,也需與鐵路司合作。

因而很快,這一大批從四面八方,負責不同職責的人聚集在了長安縣的城郊,大家既是焦急,卻又很快與朱瞻基融洽起來。

情況確實很糟糕,各處盜匪的情況十分瘋狂,關中歷來都有馬匪,現在又與不少士紳的人廝混一起,這些士紳人家,本就有不少牛馬,如今這些人聚在一處,彼此聯絡,沆瀣一氣,不只四處伏擊各處的糧道,而且還攻擊了不少的營地。

有不少的營地,倒也能支撐,可有些因為疏忽,損失慘重。

最可怕的還不只於此,而在於……各府縣的官吏,似乎都不值得信任,有暗通馬匪的嫌疑,要知這些官吏,原本當初就對士紳們囤貨居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現在出了這麽大的問題,也自知到時朝廷可能秋後算賬。

不少士紳去京城狀告,未必會有什麽效果。

眼下唯一求生的希望,反而是這些馬匪們鬧兇一些,弄出關中士紳們寒心之後,局勢大亂的樣子,使朝廷不得不顧忌一下大局,最終選擇妥協。

可以說,眼下是外有強敵,內有禍患,這內憂外患的局面,隨時可能教局勢更加的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