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不得好死(第2/5頁)

對於絕大多數宦官而言,他們是沒有任何私人空間可言的。

這也是張安世慢慢意識到,紫禁城的宦官,想要修習白蓮教,且還不被人察覺的可能性,實在是少得可憐。

朱棣半信半疑地道:“只因為這個?”

張安世道:“當然不只是這個,這個不過是……改變了臣的思路而已。在臣心目之中,或許會有人接觸白蓮教,因為這白蓮教會因為他們的身份,而願意結交他們,甚至給他們好處,這樣的宦官,臣相信有。”

張安世定定神,接著道:“這就好像,許多地方官員,收受別人的好處,這可能只是貪婪的本能,可若對方告訴你,你拿了我的好處,你得跟著我謀反,這……就絕無可能了。宦官也是如此,給白蓮教提供方便可以,拿他們的好處也一定會有,可卻因為這個,敢為他們冒著碎屍萬段的風險,這種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朱棣點頭:“你說的不錯。”

那金妃還在一旁,擦拭著眼淚。

朱棣不禁瞥她一眼,還是覺得這樣的弱女子,實在無法想象她與白蓮教勾結一起。

張安世繼續道:“這一點,我們清楚,宦官們也心知肚明,那白蓮教匪,顯然也清楚。既然他們打算在宮中動作,就知道絕對是指望不上宮中的這些的宦官的。而有什麽人……才可以不管不顧,如此鋌而走險呢?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這個人……他真信白蓮教,對此虔誠無比,哪怕丟了性命,也在所不惜。”

朱棣立即想到,不久之前,因為佛父原形畢露,堂外那些崩潰的教眾,哪怕是朱棣,想到這一幕,都覺得背脊發涼。

朱棣道:“這是什麽意思?”

“這就回到了最初的問題上,一個極為虔誠之人,一個可以為之不要性命的東西,他能掩藏自己的喜好嗎?或者說……能夠讓自己不去念白蓮教的經,不三不五時地去拜那白蓮教的許多佛像嗎?”

朱棣驟然之間,頭腦清明起來。

頓了頓,張安世接著道:“這是人的本性,一個人若是滿心都是這個,是不可能做到完全對此無動於衷的。他一定會想方設法的偷偷‘修煉’,會想盡一切辦法,每日誦經。他既信這東西,覺得有用,就不可能克制自己。”

“而這裏頭,又出了一個問題,九成九的宦官,都沒有獨處的私人空間和時間,就算偷偷地誦經,偷偷地拜白蓮教的佛,也一定會被人察覺,也不可能宮裏頭不會傳出什麽消息。”

朱棣道:“那九成九之外的宦官呢?”

張安世苦笑道:“這些人,臣已進行排除了,有亦失哈公公,還有鄭和等公公,他們已經排除在外。”

朱棣背著手,來回踱步,他臉色開始凝重起來。

不是宦官,那麽……接下來,才讓人細思極恐。

因為大內之中,只有兩種人,一種是貴人,另一種是奴婢。

“所以你認為,問題出在了嬪妃的身上?”朱棣凝視著張安世。

張安世道:“是,問題可能就在這上頭,所以臣鬥膽,查了一下諸位嬪妃……”

朱棣面無表情起來。

那劉妃,原本冷眼看著張安世,可現在,似乎也覺得有些後怕起來,此時再不敢多嘴。

只有金妃,依舊還在哽咽,擦拭眼淚。

張安世道:“能夠信奉白蓮教,還不被察覺,這就意味著,她有完全獨處的時間,而且長年累月,不必勞動。臣順著這個線索,開始排查,得知陛下宮中,真正的妃子,有四十九人。”

嬪妃也是有區別的,在宮中真正能叫得上妃的,其實並不多,民間總是誇張地說什麽後宮佳麗三千人,這其實多是宮女的數目,可宮女和嬪妃之間,其實卻是天壤之別。

張安世繼續道:“這四十九位妃子之中,臣又詢問了一些情況,其中有三十多位可以排除的,剩下的……便又一一進行比對。要知道,後妃深處宮中,可居然信奉了白蓮教,還可以接受來自於白蓮教的指令,並且讓白蓮教的人深信她一定忠誠可靠,這就說明,這個嬪妃身邊,一定有一個靠得住的人,為她對外傳達消息。”

張安世道:“臣就順著這個線索,了解了一下嬪妃們平日裏身邊都有哪一些宦官,這宮裏的貴人,總有喜好,而宦官們也愛投其所好,正因如此,嬪妃和宦官的走動,也有不同。”

“不過一般的嬪妃,若是覺得一個宦官乖巧玲瓏,若是覺得用得順手,多會和亦失哈公公打一個招呼,司禮監這邊當然是懂事的,自然而然,會將這個宦官安排到那嬪妃的寢殿去侍候。”

“唯獨臣在金妃這兒,卻發現了一件蹊蹺的事。金妃一直對那崔英浩不錯,不說贊不絕口,可平日裏,若是給奴才們賞賜,都有他的份。而崔英浩,也時常會去金妃的寢殿那兒問安,照理來說,崔英浩在都知監只是負責跑腿,若是能調到金妃的身邊侍奉,未必不是一件美事。可是金妃卻對此絕口不提,除了對他親近之外,卻似乎依然願意將他留在都知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