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一樁天大的功勞(第3/5頁)

朱棣只沉吟片刻,隨即便道:“楊卿所言甚是……這是謀國之言。”

朱棣是何等老辣之人,立即就明白了楊榮的意圖。

白蓮教難對付的地方,就在於牽涉的人太多,一旦朝廷開始打擊,那麽必然會激起強烈的反彈。

可若是下旨赦免尋常的教眾,還有一般的骨幹,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那麽……必然這白蓮教內部,會有不少人不再願意繼續鋌而走險。他們的內部,必然分裂。那死硬到底的所謂佛父和佛母,也就隨時可能被身邊的人所出賣。

這是攻心之術,是瓦解對方的意志的不二法門。

楊榮道:“那麽,臣這就去草詔,這詔書,越快昭告天下越好。”

朱棣卻道:“詔書不要文縐縐,要樸實一些,你就不必草擬了……朕來說,你們來抄寫。”

楊榮頷首,於是亦失哈很識趣地取來筆墨,楊榮親自主筆。

朱棣背著手,沉吟道:“皇帝詔曰:爾等教眾聽著,驢球的佛父與佛母,至今被朕所查知,此二人,詐取人錢財,用妖法禍亂天下,爾等盡為此二人所蒙騙。今朕要為百姓們討一個公道,捉這二賊,明正典刑,殺他全家老幼。爾等不必慌張害怕,朕只拿首惡,其余人一個也不問,爾等只要不再信奉妖法,不要繼續被此二賊所蒙蔽,便仍舊是我大明臣民。倘有人還要與此二賊有瓜葛,朕也不饒你,必殺之!”

“好了,就這樣,後頭欽哉吧。”

楊榮會意,這旨意簡短,簡言意駭,是最容易傳播的。

朱棣隨即又道:“天下百姓可不蠢呢,真以為是信了這兩個賊嗎?不過是百姓們見了菩薩就想拜一拜,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罷了。除了一些冥頑不寧的,其余的……見了朕的旨意,自會害怕……到時,也就土崩瓦解了。”

“陛下聖明。”

朱棣的情緒稍好了一些,他背著手,繼續踱步。

似乎還意猶未盡,想著是否再給各行省和各府各縣也下一道旨意。

卻在此時,有宦官魂不附體地走了進來,見了朱棣,納頭便拜。

朱棣沉著臉道:“又是何事?”

這宦官卻不吭聲,依舊瑟瑟發抖的跪拜著,一言不發。

朱棣皺眉道:“為何不言?”

宦官這才磕磕巴巴地道:“有……有奏報……”

朱棣道:“說。”

宦官卻期期艾艾地道:“奴……奴婢……”

他結結巴巴,顯得很是害怕的樣子。

朱棣頓覺得出了大事,此時倒是格外的冷靜起來。

落座,用極平靜的語氣道:“你不必害怕,無論說什麽,朕也絕不會怪罪。”

這宦官才結結巴巴地道:“中都……中都鳳陽……”

一聽到中都鳳陽四字,朱棣的瞳孔開始收縮。

張安世立即察覺到不對,身子開始悄然地往後挪。

不經意之間,卻見金忠挪得更快,他面上波瀾不驚的樣子,上身紋絲不動,可兩條腿,卻慢吞吞的,貼著殿柱挪騰……形同鬼魅一般。

朱棣定定地看著這宦官道:“鳳陽如何了?”

宦官道:“中都皇陵……昨夜被賊所毀壞……有人動用了火藥,不只如此,連禦道,也都被人挖去不少……還有皇陵中的無字碑……有人在上頭……刻了幾個字……”

朱棣:“……”

張安世和金忠二人趁著朱棣一愣神的功夫,腳挪得更快了,不約而同,便都在胡廣、楊榮幾人的身後了。

胡廣也察覺到了什麽,他像見鬼似的,這二人剛才還站在他身邊不遠呢,怎麽一下子……像鬼一樣,就在他的身後了。

“上頭……刻了幾個字……叫……叫:朱氏欺天……”

宦官說罷,立即叩首,再不敢說什麽了。

中都鳳陽的皇陵,埋葬的乃是朱元璋的父母,還有兄嫂,而皇陵中的無字碑,更是皇陵的核心。

這無字碑對於太祖高皇帝,有著很深的涵義,朱元璋認為自己能成就帝業,除了個人努力和上天垂青,還有父母累善積德所助。自己對父母的感恩和思念之深切,無法用文字表達,因此采取了這種意味深長的設計。

火藥……

毀壞……

無字碑刻字……

要知道,皇陵是有衛隊和宦官值守的。

一般人根本無法出入。

可一夜之間被人帶了火藥進去,還敢如此造次,首先就是動用的人力應該不少。

其二,就是皇陵之中,有內應。

這等於是在朱家的墳頭上蹦迪,不,這是挖朱家的祖墳了。

朱棣只覺得腦子嗡嗡的響。

可以想象,這些人已經猖獗到了什麽地步了。

就在這短暫的沉默之後,朱棣猛地抄起了案牘上的鎮紙,直接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