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冊封(第4/5頁)

張安世便滿意地道:“這就對嘛,錦衣衛的職責,乃是監視百官,而南鎮撫司的職責,是監視北鎮撫司,咱們在其位,要謀其政啊,知道嗎?”

陳禮連忙說是:“還是侯爺您教訓的好,我思來想去,這些時日,大家確實是懈怠了,是該整肅一下了。”

張安世輕描淡寫地道:“那就讓南鎮撫司,聯合北鎮撫司各處千戶所,給我好好的大幹一場吧。明日讓南北鎮撫司總旗以上的武官來我這裏,開會。”

“喏!”陳禮連忙應下。

隨後,他一臉狐疑地走了出來,撓撓頭,小聲地在嘀咕:“這一次,卻又是哪一個不長眼的家夥……得罪了咱們侯爺?”

……

次日……

南北鎮撫司的武官傾巢而出,匯聚在棲霞。

張安世直接進行了動員,要求在這個冬季,這上上下下的緹騎都要放出去,從京城,再到各省各州府,要嚴厲打擊某些不法的行為,所有人,都需不辭辛苦。

眾人當然紛紛稱是。

敢不稱是的,早就被幹掉了。

雖然大家的心頭還是覺得莫名其妙,怎麽突然之間,風聲這麽緊。

最主要的是,錦衣衛乃是密探,密探嘛,當然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能有多低調,就有多低調,可現在怎麽搞這麽大的動蕩?

有人要完了,肯定是有人得罪了咱們侯爺,這一下,不扒了他的皮,還怎麽幹休?

可與此同時。

在崇文殿裏,一場廷議也正在開始。

這些三品以上的重臣們,顯然並沒有認識到,南鎮撫司,正在醞釀著一場風暴。

他們被召集起來,進行一場廷推。

這一次廷推,還是老話題,也就是張安世封公爵的事宜。

當初也是因為封公爵,爭議極大,不少人滿腹牢騷,有人直接否決,也有人語重心長,用還年輕,需歷練之類的話來搪塞。

可今日,卻不同了,又立下了大功,雖說是下毒,可依舊還可算是戰功。

再加上這一次,主持廷推的楊榮,似乎頗為贊同,而胡廣也未反對。

其余如金忠、夏原吉,也表達了支持,這形勢,也就很快一面倒了。

廷議之後,一封廷議的記錄,便很快地送到了位於文樓的朱棣那兒。

朱棣沒有參與這樣的廷推,因為百官們吵吵嚷嚷的,實在沒什麽意思。

他脾氣不好,火氣大,有時聽到一些奇談怪論,就忍不住怒火中燒,索性就躲起來。

記錄是亦失哈親自拿進來的:“陛下,廷推有結果了。”

朱棣擡頭看他一眼:“已過了吧?”

亦失哈笑盈盈地道:“陛下料事如神。”

朱棣卻是冷冷道:“若是這一次,還搪塞,就真說不過去了。他們是怎麽說的?”

亦失哈道:“吏部尚書蹇義提議為順國公……”

“順國公?”

朱棣立即皺眉起來,露出不悅之色:“張安世是以大功冊封的公爵,這個順字……是什麽意思,莫非也是效衛青和霍去病的典故嗎?”

朱棣和這些大臣們交道打久了,所謂久病成醫,也開始摸清了這些文臣們的套路了。

朱棣所說的這個典故,其實出自史記,司馬遷作史記的時候,或許因為個人感情因素的緣故,將衛青和霍去病,列入了《佞幸列傳》,與鄧通、李延年,這些皇帝的男寵們並列。

所謂《佞幸列傳》,司馬遷還有一個專門的解釋,即:自是之後,內寵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數也。衛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貴幸,然頗用材能自進。

大意就是,衛青和霍去病都屬內寵嬖臣,衛青和霍去病在這其中,還算是上進。

朱棣對史記這一段,尤其不滿,現如今,一群文臣們,居然廷推出了一個順國公,似乎也別有深意。

大抵是將張安世當做是幸臣的行列,因而用順為號。

可顯然,張安世的功勞,卻被這個順字所掩蓋了。

朱棣繃起了臉,冷冷道:“朕看,不必用順,讓他們再議,下條子給蹇義,朕知他飽讀詩書,最通義理,朕望他不要懷有私念。”

亦失哈自然明白朱棣的心思,忙道:“奴婢也是這樣想的。”

他笑了笑,接著道:“廷推的時候,大家都知安南侯功高,這公爵,乃理所應當。可畢竟安南候為人在士林之中頗有爭議,所以才有人想要兩頭討好。一方面,滿足士林之中某些陰陽怪氣的言論。其二呢,又……”

亦失哈的話還沒說完,朱棣就冷笑著打斷道:“是那群士林裏的讀書人,給他們的俸祿嗎?哼,再敢陰陽怪氣,那就讓他們去給士林做官好了。”

亦失哈連忙說是。

看了看朱棣憋氣的臉色,轉而道:“對了,陛下,今兒……棲霞那邊,召了許多錦衣衛的武官去開會,不只如此,連宮裏這邊東廠,也請了一些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