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豐功偉績啊(第2/5頁)

數百大漢將軍房則提前飛騎而出,開始清空沿途街巷。

張安世混雜在人群裏偷樂,這陛下為了掙錢,已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了。

很好,就是要保持這樣的狀態。

於是跟在人流後頭,隨著大部隊出發。

朱棣似乎很體恤百官,允許他們坐轎。

隨即,浩浩蕩蕩的人馬一路趕往棲霞。

而棲霞這裏,早有禁衛在此,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那圖書館……也不得已之下,暫停營業,圖書館上下的人,全在外候命。

解縉的心情很不錯,他也是久聞這圖書館的大名,而且他所編修的文獻大成,也抄錄了幾份,其中有一份,就收藏在這圖書館裏。

這對解縉而言,絕對是極體面的事。

陛下總算對書生出敬畏之心了,這對天下的讀書人而言,也是一件幸事。

整個棲霞,人雖然都不得靠近圖書館,可許多讀書人卻不肯離去。

人們遠遠的站著,免不得交頭接耳:“聽說陛下親臨,還帶了百官前來,沒想到圖書館已上達天聽了。”

“哈哈,說來我們也沾了光,這圖書館,我是常來看書的。”

就在無數人的議論之中。

朱棣進圖書館之後,當下便對李文生道:“李卿家,那書在何處,帶我們去。”

眾人都引頸相盼,一面又好奇地打量著這巨大的圖書館。

看著一棟棟的小樓,那樓中似乎都擺滿了書架。

甚至有專門的三棟樓,負責擺放《文獻大成》的書。

而且這一路,都立一個又一個的牌子。

牌子上頭,卻都雕刻著每一棟樓裏的書目。

這密密麻麻的書目,看得令人頭皮發麻,實在太多了,說是浩瀚如煙都不為過。

好在這書目都進行了分類,便於查找。

百官們都是讀書人出身的,對這裏倒是生出了許多的興趣。

又見小樓裏擺滿了茶座。

甚至是在長廊下,也是一個個桌椅板凳,這顯然是提供人坐著看書用的。

有一個專門的茶坊,負責這裏的茶水供應,可能是因為人多,所以那茶坊的規模不小,只怕裏頭至少有數十上百個夥計負責此事。

甚至,這裏還賣筆墨紙硯,顯然是提供給讀書人做筆記的。

若看到精彩之處,若是不記錄下來,實在可惜。

許多人都暗暗點頭,這倒是個好地方,可惜,平日裏太忙了。

不遠處,有一堵墻,隔壁那堵墻,似乎還在營造著什麽,不過那裏要營造的建築,似乎和這邊的建築差不多,或許……是這圖書館還在擴建。

而李文生當著所有人的面,按著自己的記憶,尋到了那個掛著雜學牌子的小樓。

解縉一見……好心的拽了一下李文生的袖子,似乎是提醒李文生什麽。

只是現在的李文生,對此渾然不覺,他心情正激動著呢,直接快步進入了那小樓裏。

這裏的書都很新,甚至……有一股新書特有的書香味。

李文生只目光一掃,在琳瑯滿目的書籍裏,很快就尋到了當初自己擺在那的書。

這書……似乎自此之後就沒有人翻閱過。

他小心翼翼地將書取下,低頭一看……《瘟疫防止及處理》。

對了,就是它。

李文生更激動了,甚至顫抖著手翻了翻。

果然,沒有錯。

李文生隨即便拿著書來到朱棣的跟前,將書交給了朱棣,恭謹地道:“陛下……就是此書。”

他心情十分振奮。

朱棣也不由得激動起來。

百官們在後頭,像雞窩裏的雞一般,一個個翹腳來看。

解縉也不由得探過了腦袋。

卻見朱棣打開了這本書,他低頭認真地去看,發現這書……他竟看得懂。

這一下子,就讓朱棣更有興趣了。

要知道,朱棣其實也算是受過良好教育的。

可實際上呢,這世上的許多書,他也是看得一知半解,因為那書中的內容,大多生澀難懂,而且各種之乎者也,雲裏霧裏。

而這書,言簡意賅,最貼心的是,它會主動地分段,這就省去了讓人識文斷字的麻煩。

古人的書,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因而……對只是普通有點墨水的人而言,其實讀起來很費力。

朱棣細細看下去,裏頭果然有關於牛痘的防治,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所謂的‘學習心得’。

這學習心得很有意思,什麽了解萬物,運用萬物之類。

朱棣很是驚奇地道:“果然是此書,朕沒想到,世間竟有此奇書。”

解縉在一旁,樂了,恰如其分地道:“陛下,著此書者,必是高人,十之八九,此人怕也已作古了。臣讀書萬卷,得一好書,則禁不住愛不釋手,倘若此書的作者作古,使臣等不能當面求教,倒是一件遺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