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大策劃(第2/2頁)

“舜王殿下?”幕僚長洪承疇有點被張順的宏大計劃嚇著了,半晌才低聲道,“戰爭目標太多,這計劃難以制定啊!”

“目的不多,就一個奪取山西、北直,全據九邊以拒後金,其他的目標則是退而求其次而已!”張順搖了搖頭道。

“先按照這個做出主計劃,然後再此基礎上制定副計劃,或者稱之為備用計劃!”

“那……那湖廣四川的官兵,咱們就不管了嗎?”洪承疇遲疑了一下,又問道。

“不管了,南陽有鎮南將軍蕭擒虎和軍事牛金星負責,準許他封賞郭三海、劉洪起、沈萬登和楊四之流,盡量守住南陽,實在不行,退守汝州也成。”張順搖了搖頭道。

“至於陜西之事,回頭讓鎮西將軍陳長梃和呂維祺兩人全權負責,以穩定陜西局勢為第一要務。”

“二十萬大軍,人日食一斤,月食五萬石,年食六十萬石!其中牛馬草料及運輸損耗,非百萬石不足以饗軍士。”洪承疇聞言猶豫道。

“其中軍餉開支,更為龐大,月餉一石,年餉二百四十石,若是再加上雙餉、運輸損耗等,非三百萬不足用。”

“攏共算來,若無四百萬石,恐怕難以調集大軍……”

開什麽玩笑,四百萬石?

那麽大一條大運河,一年才往京師運輸四百萬石糧食。

義軍借助兩淮鹽商程賈之力,分別走長江、漢江水道,淮河、潁水水道以及黃河水道,好容易才積攢了三百萬石,你現在告訴我一年軍餉軍食就需要四百萬石?

“這樣吧!”張順皺了皺眉頭,提議道,“著王徵試制餉票,在軍中試行。”

“就說為了防止官吏上下其手,克扣糧餉,本王特意發行餉票,以行軍餉。”

“將士可以憑票直接前往義軍糧倉、糧鋪兌付,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

“這……這有啥用啊?”洪承疇有點懵了,這左手倒右手,無濟於事啊!

“怎麽沒有?軍士及家屬,剛開始拿到餉票以後,定然立刻支取,深恐上當受騙。”張順不由奸笑道。

“如果每次都能正常支取,時間一久,信用日深。定然有人為了省事、或不急用、或者其他緣故,拖延支取。”

“如此以來,豈不是省下來許多糧草?這是其一。”

“其二,從陜西運糧至北直、京師,何止千裏,中間損耗多少?”

“而將士身處軍營之中,即便支取了月餉,又如何攜帶?”

“如此一來一回,一路上不知空耗了多少。”

“既然如此,何不發放便於攜帶餉票,或與其家屬,或自行攜帶,豈不節省了許多?”

“這……這將士們信嗎?”洪承疇不由疑惑道。

“若是別人,必然不信。若是換作本王,應當無虞!”張順微微一笑道。

你以為本王吃虧認栽這麽多年,才養出來誠實守信的良好信譽,就單純是品德高尚?

錯了,這叫舍小利得大義。

有了這個,本王才能呼風喚雨,點石成金。

這,才是將來發行信用貨幣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