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惡趣、官制(第3/3頁)

但吏部雖然按照皇帝的意思,擬定了格物廳的構架,卻並不肯設置實際官職,只建議以匠官本職平調充任。

至於所謂的四堂,則主要是負責實際教學工作,按照科目分為明經堂、明心堂、明算堂、致知堂。

前兩者還是儒家那一套,後者算是儒墨兼顧——國子監內本就設有明算科教授。

只有最後的致知堂,才算是工學真正的本業。

而這四堂當中,明經、明心兩堂,各設正八品經學博士一人,九品助學一人;明算堂,設九品算學博士兩人。

到了致知堂這邊兒,則是從九品工科訓導四人。

非但官職最低,遠不如經學博士,甚至都不肯冠以博士之名,只以‘訓導’稱呼,赤裸裸的體現出了文臣對匠官的歧視與壓制。

總體上,匠官們還是被限定在了九品、從九品這個層次,而且主要教授的科目當中有一半是儒學,真要是按照這份議定書施行,那工學距離有名無實也相差不遠了。

隆源帝雖是為了取樂解悶,才翻開這份《工學官制議定書》的,但再次看到這明晃晃鳩占鵲巢的陽謀,還是窩了一肚子的火。

他想了想,便提筆將主簿和典籍兩個官職圈了起來。

司業一職,文官們是勢在必得,且他手上也確實沒有合適的人選,而督導這樣的官職,又歷來是由督察院的禦史兼任,即便是他暫時也沒找到否定的理由。

那麽主簿和典籍兩個官職,就必須得以匠官充任才行,否則還叫什麽工學?

幹脆叫國子監牛馬分校算了!

不過這兩個官職從字面意義上就和文書分不開關系,由文官充任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最好還是先改個別的名字,然後再……

隆源帝懸腕沉吟半晌,還沒想到合適的稱呼,卻就覺得太陽穴上隱隱作痛。

“唉~”

他嘆了口氣,煩躁的丟下了手裏的朱批禦筆。

自從那天晚上突然惡心幹嘔之後,隆源帝已經偷偷問診過好幾次了,結果得到的反饋都大同小異,說是什麽頭風的預兆,讓他飲食盡量清淡一些,平常不要太過操勞,最好能勞逸結合。

可身為皇帝,又有百般雄心在懷,怎麽可能不操勞?

能做的,也就只有勞逸結合了。

這般想著,隆源帝不耐煩的沖裘世安擺了擺手,等裘世安帶人退下之後,便從上鎖的書匣裏取出了那篇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