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瑪依恩史書(第3/3頁)

“這條定理就是:晶石的顏色永遠固定變化。”

陳霽點了點頭,表示理解這條定律代表什麽,轉頭對周婉和牧小小說了一句:“很像熱力學第二定律。”

她們都學了地球科學知識,知道熱力學定理是什麽。

至於阿斯塔娜和夏書敏,現在只能面面相覷。

熱力學第二定律,熱量只能自發的從高溫物體傳遞到低溫物體,反過來則不可能。

而在瑪依恩世界,晶石顏色變化,同樣代表著能量變化。

“地球也有這樣的定律嗎?”

意識體問清楚後,不由得感慨:“我們其實很早就知道,晶石的顏色變化只會按照固定順序進行,從七彩慢慢變為單色,從單色逐漸變為白色,直到能量全部失去,變為毫無用處的黑土。

但我們一直都不在意,因為我們的晶石太多太多,不需要為能量發愁。

直到那場戰爭後,科學家們再次把研究的重心轉到這裏。

人們才逐漸意識到,我們用能量制造晶石時,消耗與產出比,永遠大於1!我們花費兩份能量,才能得出一份儲存在晶石的能量,其余能量則是損耗掉了。”

“……”

陳霽一時間無語。

科技發展到極高水平的瑪依恩人,卻才剛剛認知到永動機無法造成。

但似乎也不怪他們。

他們有這個理論基礎,卻沒人去在意,因為他們有無數晶石可以揮霍!

等到他們在意能量消耗的時候,他們才確認永動機沒辦法造出來。

不是他們科技不行,而是他們的世界限制了永動機,想制造晶石,就必須花費更多的能量。

而他們的晶石,卻在不斷減少。

“科學家們要被晶石顏色定律搞瘋了。”

意識體繼續講述:“我們無論用什麽辦法,都無法逆轉這個定律,將摩擦降到極低,將機器建造的更加精妙,將實驗室放到了亞空間,甚至引入時空膜等等,全都無法逆轉這條定律。

幸運的是,我們還可以從空氣中回收能量,科學家們開始呼籲瑪依恩人重新開始種田,是的,我們發現植物才是收集能量最方便、最美觀的方式,它不是最有效率的,但卻是最樸實無華的方式!”

“哈哈。”

陳霽忍不住笑,連聽不太懂的夏書敏,都掩嘴偷笑起來。

那麽厲害的瑪依恩人,在經過幾千萬的發展後,又回歸到了種田。

“我們終於緩了一口氣。”

意識體微笑著說:“我們重新計算晶石儲量,發現晶石的儲備原來沒有那麽多,人口變多,科技發展,消耗的速度早就翻了許多倍。

重新計算,我們的晶石不到一億年都用完。

幸好我們能從空氣中重新回收能量。

能量的問題似乎解決了,人們除了重視種田外,生活變得和以前一樣。

我們又經歷了戰爭,和平,戰爭,和平,歷史不斷的重復。

直到我們的世界再次統一,科學家們再次檢查晶石儲量後,才發現,我們的晶石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

反思戰爭的人們再次恐慌,呼籲科學家盡快找出辦法,晶石仍舊是我們最重要的能量來源,必須有晶石,才能維持瑪依恩人發達的社會。

科學家們決定建造從空氣中采集能量,直接制取晶石的金屬板,放到了世界的各個地方。

情況暫時得到緩解。

又是一次和平,人們又在反思戰爭時,發現金屬板制造晶石的效率越來越低,晶石的價格越來越高,物價也在飛速上漲,許多人被迫開始為了生存而打工。

人們抗議,人們發起戰爭,爭奪晶石,搶奪土地……

歷史不斷的重復,反思只會帶來下一次反思。”

意識體低沉的聲音傳開來。

他一口氣說了無數年的歷史,很漫長,卻不顯得厚重,因為一直在重復。

夏書敏聽懂了這些話,讀史書的人只會從史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王朝更叠從來沒有變過。

“許多年後,一個叫瑪依恩的人,統一了世界,以執政官的身份,獲得我們國家的最高權力。”

眾人精神一振,居然出現了瑪依恩?!

這個名字不止是陳霽身邊少女的名字,也是這個文明的自稱,足以見得它對瑪依恩人的重要性。

之前瑪依恩意識體一直沒有提到過這個名字,很大概率,“瑪依恩”就是來自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