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第2/3頁)

林辰歆第一反應,就是難道她得了什麽嚴重的急病?

“大姐,你這是怎麽了?哪裏不舒服嗎?”

鄧大姐笑著擺了擺手:“我沒事,這個月的賬我理好了,正想去找你呢!”

鄧大姐做人不忘本,一直都記著她能有今天,全靠了林辰歆。

所以不管多忙,每個月一到月底,都會把當月的賬目盤好,把林辰歆應得的那份分紅跟房子的租金給她送過去。

虧得她腦子靈活,才剛學會的記賬,居然也沒出錯什麽錯漏。

林辰歆自然是信得過她的,一般不會仔細去看賬目,這次惦記著鄧大姐身體狀況看起來變化太大,便多問了一句:“真的沒哪裏不舒服嗎?怎麽突然瘦了那麽多?”

順手翻了一下鄧大姐遞過來的賬目。

只是隨便看上一眼,便愣住了:“怎麽這麽多?”

“真沒啥不舒服,可能就是太累了。”鄧大姐有些無奈地說,“訂貨的人太多了。”

林辰歆仔細看了看賬目,在心裏飛快地算了一輪,神色嚴肅:“大姐,你告訴我,這些日子你是不是都沒怎麽睡過覺,整天沒日沒夜就做這些了?”

鄧大姐有些不好意思:“咳,也算不上是沒日沒夜,就是這訂貨的實在是太多了,趕不過來。”

做面包面團發酵和烘烤都是需要大量時間的,她白天要上班,訂單量一大,就只能用晚上的時間去做。

好在客戶們也不挑,不一定要剛剛出爐的,所以她才能晚上不睡覺,一爐又一爐的面包做出來放著,等著客人們第二天上午過來拿。

生意好是好事,鄧大姐充滿了幹勁,每多做一爐面包,多掙的都是錢呢!

沒有把送上來的錢往外推的道理。

所以雖然辛苦,她咬咬牙還是幹下來了。

可是這樣長期透支體力,鐵打的人也經受不住啊,她自己不照鏡子,都不知道自己的模樣在別人的眼中都被摧殘成什麽樣了。

那天在單位裏炒菜的時候,由於實在是困得不得了,差點兒一頭栽進了做大鍋飯的大鐵鍋裏。

即便這樣,訂單量還在繼續增長,她還是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林辰歆嚴肅地說,“再這麽下去,錢能不能掙到不好說,身體就先毀了。”

“那怎麽辦呀?”

“要麽就限量,每天只接你能做得出來的訂單,要麽就請人幫忙吧!”

“限量?那別人來訂貨怎麽辦?”

“直接就告訴對方做不出來那麽多,第二天請早啊!”

“那別人不高興了,以後都不來了怎麽辦?”鄧大姐如今還處於那種生怕得罪了顧客,人家以後不再上門的階段中。

再說了,把送上門的生意推出去,那就等於在往外推錢啊,她心裏還是蠻舍不得的。

“別擔心,只要你的東西做得好吃,該來的還是會來,咱們也不可能一個人把所有的錢都賺了是不是,你要是實在舍不得,那就多請兩個人回來幫忙。”

當初買下房子進行廚房和操作間改造的時候,林辰歆就考慮過以後產量增加的問題,烤爐和操作空間都是足夠的,多請兩個人來幫忙完全容得下。

鄧大姐卻猶豫起來:“請人來幹活,我給他們發工資?”

林辰歆以為她是舍不得這個錢,正想跟她好好講一講這個投資和收益的問題,請人幹活雖然要花錢,但帶來的效益卻遠遠不止花出去的這點錢啊!

就聽鄧大姐吞吞吐吐地說:“那,那咱們不就成了資本家了。”

林辰歆一愣,這還真是她的思維盲點了。

“這算嗎?”

“算、算的吧!”反正她從小就是這麽聽人說的,只有公家單位才有招工的,要是私人找人幹活,那就算雇工,是剝削人。

林辰歆其實也不太懂,她只依稀記得以前看過一個紀錄片,講的是新中國第一商販的創業故事,雖然他後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是命運多舛。

在剛剛開始創業的時候,就因為投機倒把罪被抓去坐過牢,後來在八十年代初的時候,又因為個體戶“雇工”問題被抓,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

雖然在她這個未來的人看來,改革開放是遲早的事,可是她又怎麽知道,處身於這動蕩的變革中的人們,首當其沖的他們將會遭遇到的會是什麽呢?

能不能平平安安順利過度到全面改革開放的那一天呢?

時代的一粒砂,落在個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山。

她不能自詡知道未來,就拿鄧大姐的身家性命去賭。

“既然這樣,那咱們還是謹慎一些,不請人了吧!不過這樣的話,每天的訂單量一定要控制好,再不能這樣下去了。”

林辰歆想了想,大概計算一番,寫下了一個數字:“以後每天的上限就是這麽多,再有多的就不能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