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無敵與偽無敵(第2/2頁)

李世勣也是瞅準了這一點,才跟他們打起了消耗戰。

值得一提的是,阿史那忠者還是蘇尼失的兒子,阿史那社爾叛逃出蘇尼失部的時候,所帶的人裏面就有他,以及他麾下的一眾部族。

他應該是在阿史那社爾支持下跟阿史那必勒爭過位置,只是沒爭過,所以只能跟著阿史那社爾一起逃出蘇尼失部了。

而相比起殷開山和李世勣那邊的戰事,侯君集這邊就順利多了,甚至可以說是猶如神助。

在入西突厥西南的第四天,侯君集就破了且末,然後一路長驅直入殺到了於闐,還順手收拾了於闐南部南山腳下盤踞的一些部族,在殷開山和李世勣分別鏖戰於三彌山和高昌的時候,侯君集已經殺到了朱俱波,遙望起了喝盤陀。

可以說他一路上所遇到的敵人就跟紙糊的一樣,沒有一個能打的,基本上都是被他一觸既破,以至於打到最後他都開始膨脹了,開始遙遙去信給殷開山,問殷開山要不要幫忙,他可以帶人沿著疏勒川殺上去,幫殷開山捅賀莫咄的腚眼。

殷開山在拿到侯君集信以後,那叫一個氣啊,當即就帶著大軍在輪台跟契苾何力大戰了一場。

雙方打的那叫一個慘烈。

“殷嶠這是上頭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必須換掉他!”

由於李承乾快要到靈州了,快要成為漠北王了,所以李世民整個人都變得輕松了起來,一些事不需要李元吉主動問,李世民看到了就會毫不猶豫的給出自己的建議。

李元吉放下了手裏殷開山部遞回來的戰報,仰起頭疑問道:“怎麽講?”

李世民伸出手指,指著戰報中提到的戰損講道:“僅僅是打了四場仗,他麾下的戰損就達到了三成多,在這種情況下他還不想辦法用計擊敗敵人,還跟敵人正面對戰,這不是上頭了是什麽?

兩軍交戰,最忌諱的就是上頭,一旦上頭了就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昏招頻出。

在這種情況下,還怎麽贏?”

說到此處,李世民又拿起了放在一邊的李世勣的戰報道:“你再看看李世勣,面對同樣的情況,李世勣就知道穩紮穩打,不急不躁,去跟敵人打消耗,去尋找敵人的破綻,伺機而動。

所以說殷嶠再這麽下去的話,就必須換掉他!”

什麽臨場換將乃兵家大忌之類的話,放在此時此刻的大唐,放在此時此刻的戰場,並不適用。

殷開山的副手是謝叔方和李君羨。

無論是謝叔方也好,還是李君羨也罷,都能接替他主帥的位置,獨領著大軍去完成他們所需要完成的軍事任務。

所以即便是將殷開山給換下來,也不愁沒人接替,更不愁軍中會出現什麽動蕩。

李元吉屈指敲打著面前的案幾道:“也許殷嶠也在跟敵人打消耗呢?”

李世民聽到這話直接氣樂了,一下一下的點著殷開山的戰報道:“有這麽打消耗的嗎?拿自己麾下的一個將士去換對方麾下的一個將士,即便是最後打贏了又如何?

對方揮揮手就能招來另一群,而他揮揮手能招來什麽?

你別忘了,他現在是在敵人的境內作戰,不是在我大唐境內作戰,一旦戰損達到了四成,甚至更多,他即便是贏了這一場也無力再戰了。

因為我們不可能及時被他補充上兵額。”

李元吉微微皺眉道:“所以必須換掉他?”

李世民幾乎毫不猶豫的點頭道:“必須換!”

李元吉眉頭一下子皺的更緊了,“可他對上的是阿史那社爾麾下最具盛名的猛將契苾何力!”

李世民不知道契苾何力這四個字意味著什麽,但是他清楚。

這可是一個明晃晃的寫進漢人史書裏的蕃將。

其能力、功績,可不輸給大唐絕大多數的武將,其忠誠甚至不輸給大唐任何一個武將。

殷開山對上了他,打的平分秋色也正常,要是輕易的碾壓了,那才不正常呢。

所以有必要給殷開山一點時間,不然冒然的將殷開山換下來,殷開山說不定會悲憤的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