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兄友弟恭’(第2/2頁)

李祿瞬間閉上了嘴,求助似的看向了李元吉。

李元吉是相信李世民的能耐的,所以在這件事上毫不猶豫的跟李世民站在了一邊,“我二哥這麽做,自有他的道理,你就別操心了,守好你的城就是了!”

李祿遲疑了一下,最後脖子生硬的點了一下頭。

隨後所有人就繼續看著兩側的丘陵上大火蔓延。

大火很快躍上了丘陵的山頂。

城衛們有人的衣服被燎到了,隨後整個人跟著燃燒了起來,站在城墻上,可以清晰的看到一個燃燒的人影在火中翻滾。

這一幕出現了以後,李世民終於有進一步動作了。

“傳令下去,命令所有人將旌旗全部收起,點燃所有的床弩,在城墻下集結,一人雙馬,三刀,兩矛,甲胄挑最好的穿,然後等我命令!”

李世民冷冷的下令。

李祿愣了一下,想說點什麽,但是看到了李世民那冰冷的眼神以後,果斷地閉上了嘴,去執行命令了。

李元吉這個時候終於明白李世民為何對城衛的遭遇置之不理了。

李世民這是要借著城衛的遭遇來引出楊政道的後手。

試想想,城衛們陷入到九死一生的局面中,白羊城內沒有人救,還一副要逃跑的樣子,城衛似乎成了棄子。

白羊城完全是一副埋伏不成就要撤的架勢,一點兒也不拖泥帶水,對棄子的性命也不憐惜。

在這種情況下,楊政道無論有什麽後手都得拿出來了,再不拿出來,白羊城內的人就要跑了。

畢竟,白羊城只是被堵住了西門,又沒堵住東門,而東門外有數萬蘇定方、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率領的大唐精兵。

白羊城內的人在守不住白羊城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往東邊逃,並不是一定要死守白羊城。

不過,從李世民的安排看,李世民明顯沒有逃的意思,而是想跟楊政道,以及楊政道的後手一戰。

李世民這麽安排的目的,李元吉也能猜到,無非就是白羊城裏的人如今已經無路可逃了,唯有一戰罷了。

雖說白羊城的東門沒有被堵,東門外還有數萬蘇定方、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率領的大唐精兵,可誰能保證東門外就沒有蘇尼失部的人埋伏呢。

人家能摸到白羊城後方,自然也能出現在白羊城前方。

相比起摸到白羊城後方,人家摸到白羊城前方明顯更容易。

所以不用猜也知道,白羊城的前方,也就是東方,有蘇尼失部伏兵的幾率極大。

雖說有這支伏兵在,楊政道也不怕白羊城的人離開,可有蘇定方等人盯著,楊政道也好,以及他的主人阿史那必勒也罷,都不可能派太多的兵馬摸到白羊城東方,所以東方的伏兵數量肯定不會太多。

白羊城內的人硬沖的話,還是會有一線生機的,在這種情況下,在白羊城內的人要逃的時候,楊政道必須把自己的後手亮出來,死死的咬住白羊城內的人,跟埋伏在白羊城東方的人打一個配合,這樣才能確保此次斬首行動萬無一失。

“呼!”

在李祿的催促下,城墻上的旌旗很快就被收拾幹凈了,床弩也被點燃了。

猛火油被風一吹,火勢更旺了。

遠遠看去,一個個點燃的床弩就像是一個個火炬。

李祿在完成了這兩件事以後,又帶著將士們離開了城墻去做其他的了。

李世民一直站在城墻上看著城外的動靜,動都沒動,所有的將士都離開城墻了,他也沒動。

“轟隆隆轟隆隆!”

在城墻上的床弩燒的差不多的時候,城外響起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

楊政道藏的後手出現了。

李世民聽到了馬蹄聲,非但沒有害怕,反而如釋重負似的松了一口氣。

“人數大概在三萬,清一色的突厥輕騎,不算太多,我們還有一拼之力!”

說到此處,李世民看向李元吉笑道:“就在剛才,我還想著對方人數太多的話,由我帶著李祿和薛萬徹他們去拖住對方,你帶著一小隊人從東門離開白羊城。

以你的能耐,阿史那必勒或者楊政道即便是在東門外設有伏兵,應該也攔不住你。

現在看來,我不用去拼命了,你也不用離開了。”

李元吉見李世民不像是在說笑的樣子,同樣松了一口氣,然後調笑道:“你是在跟我表演兄弟情深嗎?那我是不是該感動一下?”

李世民瞪起了眼冷哼道:“那個位置我得不到,我也不會讓大哥撿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