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 秦王出馬(第2/2頁)

李元吉道:“你這麽說是不是有些目中無人了?”

李世民惱火的瞪著眼道:“我目中無人?我目中無人的話這個時候已經帶著雍王衛去找他了!別說他麾下只有六千人馬,就是有六萬,我也敢帶著雍王衛沖一沖。”

李世民這倒不是在說大話,昔年對陣竇建德的時候,他就是這麽幹的。

說到此處,李世民又氣咻咻的道:“我告訴你,不是我目中無人,是他太蠢。我要是他的話,這個時候絕對不會帶著一幫漢人來這裏,我會帶著阿史那部和阿史德部的所有精兵強將來這裏,傾盡所有斬下你我二人的人頭,唯有如此,蘇尼失部才有翻身的余地。

他帶著一幫漢人來這裏算怎麽回事?

偷襲還是斬首?

偷襲的話,他還沒臨近白羊城就已經暴露了,這算哪門子偷襲?

斬首的話,他有一瞬間斬掉你我二人人頭的可能嗎?

還有,這幫在突厥待了十幾年、幾十年的漢人,還有幾個忠於前隋,願意為他浴血奮戰的?”

李元吉聽完李世民這一席話,張了張嘴,愣是說不出反駁的話。

誠如李世民所言,楊政道帶著一群漢人來偷襲,看似隊伍裏的人員很純粹,來歷都比較單一,但實際上他隊伍裏的人員純粹也好,單一也罷,都跟突厥沒太大關系。

因為他們都是漢人,突厥的國破家亡,是突厥人的事,不是他們的事,他們沒理由賭上一切為突厥而戰。

甚至有可能他們中間有些人還希望突厥戰敗,然後國破家亡呢。

所以你指望他們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根本不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無論對上大唐哪支精銳,只要出現了極大的戰損,都會一哄而散。

所以李世民說楊政道蠢是有道理的。

因為楊政道只看到了軍隊的單一性、純粹性,卻忽略了軍隊的血性,以及死志。

而血性和死志對於一支軍隊而言,比單一性和純粹性更重要。

沒有血性和死志的軍隊,再單一、再純粹,碰上了強敵,也會一觸即潰,一哄而散。

但是有血性、有死志的軍隊,即便是不夠單一,不夠純粹,碰上了強敵也會戰至最後,反敗為勝也是有可能的。

類似的例子歷史上數不勝數。

所以,在軍隊中,血性和死志比單一性和純粹性更重要,而楊政道恰恰忽略了這最重要的兩點。

“那你派人偷襲他們,又在城外挖陷馬坑、壕溝的真正目的是什麽?”

李元吉在沉默了一會後,盯著李世民問。

李世民哼哼了兩聲道:“自然是迷惑他們,引他們來此,將他們一舉殲之!”

聽到這話,李元吉大致猜到了李世民的布置,“你是想給他們一個我們很弱,並且兵力不足的錯覺,讓他們誤以為能一舉攻破白羊城,擒獲我們,然後一窩蜂的湧過來?”

李世民不情不願的點了一下頭。

李元吉繼續道:“雍王衛才是真正對他們出手的人?”

李世民撇撇嘴道:“你還不算太蠢!”

李元吉沒有在意李世民這話,繼續道:“所以你讓雍王衛出去偷襲他們,其實也是為了先一步將雍王衛藏到他們周邊?”

李世民點了一下頭道:“不錯,等他們分別從南北兩丘開始攻城的時候,我會讓城衛先纏住他們,然後讓雍王衛從他們的背後殺出。

到時候留給他們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麽降,要麽死!”

李元吉點點頭道:“你有幾成把握?”

李世民聽到這話,氣不打一處來,沒好氣的就來了一句,“我要說十成你信嗎?”

不等李元吉搭話,李世民又接著道:“還有,你既然請我出手了,就不要質疑我的能力。要不是怕你回去了以後被父親打死,我根本不會采用這種策略,我會直接帶著一百騎殺出去,在楊政道面前晃蕩,引的他率軍來擊,然後在他的必經之路上設伏,一舉將他蕩平,根本不需要像現在這樣麻煩。”

李元吉聽到這話有些無語,不過李世民說的跟他一向的行事風格很吻合。

李世民在打仗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的,經常拿自己的人頭去當誘餌,很多人明知道這是計,卻偏偏止不住自己的貪心,屢屢中了他的詭計,讓他拿下了一城又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