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憑實力贏得尊重(第2/2頁)

當即,王玄策就麻溜的吩咐人去牽馬了。

等尉遲恭走到了校場上,接替了程咬金的位置以後,王玄策吩咐人牽的馬也到了。

尉遲恭手持一根臘木杆拼接的長槊上了馬,薛萬徹也換了一根‘兵器’,也換成了臘木杆的長槊。

在馬背上比拼武藝,用其他兵器去應對長槊,會很吃虧。

往往人家刺到你,或者挑了你的時候,你的兵器距離人家還有數尺遠。

所以在馬上作戰,碰上了用長槊的敵人,你最好也能用長槊迎敵,這樣你的勝算才能大一些。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唐絕大多數將校都懂一些槊藝。

不懂的只有極個別人員。

比如用慣了長矛,並且家境貧寒,學不起馬槊,也買不起馬槊的趙成雍。

雖說趙成雍在出人頭地以後能買得起了,但他已經用慣了長矛,將長矛變成自己的臂膀了,再讓他去學槊藝,他就有點別扭了。

學藝這種事情,在未成形之前,學什麽都成,也什麽都能學,但是在成形了以後,再去學,就處處感覺到別扭了。

這也是為什麽少年人遠比中年人好塑造的原因。

像是羅士信,家境也不怎麽樣,也學不起馬槊,買不起馬槊,但他運道好,十四歲跑出來從軍的時候就遇到了前隋的名將張須陀,得到了張須陀的賞識,有張須陀這位名將資助和指導,他就什麽都學會了。

雖說他平日裏不怎麽用槊,但真給他一杆槊,他也能跟一些用槊的人打的有來有回的。

如果他當初跑出來從軍的時候,遇到了不是張須陀,而是其他什麽人,不賞識他,也不資助他,那他現在或許就跟趙成雍差不多。

所以他能遇到張須陀,真的是他的幸運,有張須陀這種名將賞識知道,有秦瓊這種家學淵源的同僚當陪練,他想不出人頭地都難。

沒錯,秦瓊也是出自於張須陀帳下。

在張須陀沒有戰死之前,羅士信和秦瓊都是張須陀帳下的勇將。

大業九年的時候,北海郡有人造反,張須陀奉命去征討,走到半路上的時候,反賊引數萬兵馬攻打北海郡的郡城。

北海郡郡城告急。

張須陀當時想派人去增援,但是由於手裏的兵馬有限,能給出去的兵馬更有限,所以沒人願意去。

唯有羅士信和秦瓊主動請纓。

張須陀當即就派他二人領了一小股兵馬去了,然後他們就像是刀子戳豆腐一樣,將北海郡的反賊打了個稀巴爛。

陣斬數萬,繳獲了三千輛大車的輜重。

等到張須陀帶人到了以後,反賊已經全部被羅士信和秦瓊給平了。

由此可見,羅士信的勇跟秦瓊在瑜亮之間,而張須陀也確實會培養人。

言歸正傳。

在尉遲恭和薛萬徹各自持著長槊跨上馬了以後,兩個人開始圍著校場轉圈圈,催動起了馬勢,也就是催動著戰馬先跑起來,形成沖勢,然後才給給長槊加持,讓長槊的穿刺力和殺傷力更強。

這個時候,程咬金剛好回到點將台,正默默的揉自己的肩膀。

雖說他和薛萬徹在比試的時候用的都是臘木杆的兵刃,他又贏了,可薛萬徹力氣比他大,他戳薛萬徹的那下,薛萬徹啥反應也沒有,但薛萬徹戳他的這一下,真的把他戳疼了。

“怎麽,受傷了?”

雙眼一直在四處亂瞟,還沒有成熟起來,也沒有定性的王玄策第一個發現了程咬金的異狀,笑容燦爛的問了起來。

點將台上的其他人問言,瞬間被吸引住了注意力,齊齊看向了程咬金。

程咬金瞪了王玄策一眼,嘀咕了一句,“去一邊去,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麽……”

然後又呲著牙樂呵呵的沖著其他人道:“什麽受傷,我怎麽可能受傷,你們別聽這個臭小子瞎說。”

雖然程咬金當著眾人的面稱王玄策為臭小子,有點不拿王玄策當個官看的意思。

但王玄策沒在意,點將台上的其他人也沒在意。

以程咬金的年紀,以及身份,叫王玄策一聲臭小子,那是把王玄策當子侄看,如果稱官職的話,那就是平輩論交。

而以王玄策如今這個年紀,又身居六品,如果跟朝堂上的大佬們平輩論交的話,那人家要對付他,或者坑他的話,也就不會留手了,其他人想保護他的話,也不好拿人家欺負小輩這種話說事了。

所以,在朝堂上,被叫小了,不僅沒有任何壞處,反而還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