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統帥的悲哀(第2/2頁)

因為阿史那必勒雖然看不出來白羊城的重要性,可楊政道一定能看出來,現在還沒反應過來,估計是阿史那必勒根本沒把白羊城放在心上,沒把白羊城當成一個重要的地方告訴楊政道,所以楊政道還沒注意到。

但這種地方是藏不住的,隨著楊政道對蘇尼失部了解越深,它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等到楊政道注意到它的時候,一定會向阿史那必勒強調它的重要性,並且讓阿史那必勒將它奪回去。

所以大唐必須盡快入駐白羊城,並且在白羊城裏布防才行。

如此才能避免蘇尼失部奪回此城,也能避免損失一個戰略要地。

李元吉點著頭道:“我贊成你的想法,你直接去辦吧,不會有人阻攔你的。不過……”

說到此處,李元吉遲疑了一下。

蘇定方疑問道:“不過什麽?”

李元吉感嘆道:“不過隨後的戰事恐怕不能由你一個人主導了,我準備調李靖、阿史那思摩、薛萬述、薛萬均等人過來。”

對於一個統帥來說,從頭到尾的指揮一場大戰是畢生的夙願,也是最基礎的追求。

霸道一點的統帥,在指揮作戰的時候,根本不會允許任何人插手他的戰事。

蘇定方雖然不是什麽霸道的統帥,可是遇到這種事也會有情緒的。

所以李元吉才會遲疑了一下才說出自己的目的。

蘇定方聽到這話,臉上的神情果然出現了變化,神情變得生硬了起來,“殿下是覺得臣征討蘇尼失部的速度太慢了?”

蘇定方會有這種想法也在情理之中。

畢竟,負責征討突厥另一半的李靖,僅僅用了一次突襲就奠定了勝局,雖然後來收拾首尾用的時間長了一些,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收拾首尾的時間多寡就沒那麽重要了。

蘇定方征討突厥剩下的一半,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雖然打了不少勝仗,占領了不少疆域,可仍舊沒有奠定勝局。

在這方面,他比李靖慢了。

所以才會說出這種話。

李元吉猜到了蘇定方會胡思亂想,所以對蘇定方的話並沒有感覺到意外,而是哭笑不得的解釋道:“我不是覺得你速度慢了,而是我大唐現在沒有多少時間了。”

說到此處,李元吉也沒有再藏著掖著,開誠布公的道:“事到如今,我也不用瞞著你了,我準備在征討完了突厥以後,兵進西突厥。”

蘇定方愣愣的瞪大眼,目光直直的看著李元吉。

李元吉繼續道:“你不用看著我,我之所以這麽著急兵進西突厥,並不是冒進,也不是想一役平定所有我們需要平定的敵人。

而是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很有可能快不行了,我想趁著西突厥內亂的時候,進去撿便宜。”

蘇定方一邊震驚的消化著這番話,一邊喃喃道:“統葉護可汗真不行了?消息準確嗎?”

李元吉點頭道:“八九不離十!”

史書上認證過的,史書上運用春秋筆法的地方很多,但在這種事情上還不至於用春秋筆法。

畢竟,那麽大個人物死了,用春秋筆法改個一兩日還行,改個一兩個月,或者一兩年,那難以讓人信服。

大唐有許多文人們喜歡寫雜記,大家都在雜記中記載統葉護是這兩年死的,你編撰的史書寫成了兩三年以後,那誰還會相信你編的史書,誰又會看你寫的史書?

所以這件事不可能有太大的出入。

蘇定方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以後,下意識的點著頭道:“若是如此,那確實是一個征討西突厥的好機會。只是統葉護可汗的兒子未必會給我們這個機會。”

每逢江山更替,國家都會進入一段時間的衰弱期,在這個期限內,作亂也好,擊潰這個國家也罷,都會容易一些。

但也有江山更替中,國家沒有進入衰弱期的。

比如那個皇子王子眾望所歸,沒人跟他搶,他順理成章的登上大位,那麽這個國家的衰弱期就會很短,甚至還有可能沒有。

就像是歷史上李世民將皇位傳給李治的時候,你能說那個時候的大唐有衰弱期嗎?

沒有!

雖然李治在繼承皇位之前也做了不少的鬥爭,可他上位的時候,有資格跟他爭的兩個兄長都已經退出歷史的舞台了。

他順順利利的上位了。

雖然他上位以後,有長孫無忌等人把持朝政,他沒辦法隨心所欲的去做任何事。

但大唐並沒有因為他還沒從長孫無忌等人手裏拿回權柄就進入衰弱期,相反,當時的大唐還強的離譜。

基本上處在一個看誰都像兒子,想打誰就打誰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