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章 迎君亭(第2/2頁)

所以李世民說他是個背宗忘族、毫無骨氣的人,難免有失偏頗。

不過,李世民既然已經這麽認為了,那麽短時間內就很難改變他的看法。

也就是他的看法對梁洛仁以後的一切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不然梁洛仁知道了以後,估計該瑟瑟發抖了。

李元吉也總算明白了為何歷史上的梁洛仁在歸順了大唐以後就變得岌岌無名了,原來根子在這裏。

他被李世民看成了是背宗忘祖、毫無骨氣之人,又怎麽可能在李世民手底下混出頭?

“既然明白,那就不應該見。”

李世民哼了一聲道。

李元吉搖頭笑道:“見還是要見的,他或許沒有二哥說的那麽不堪。”

李世民當即瞪起眼就要反駁。

李元吉接著道:“我知道二哥為何會說他是一個背宗忘祖、毫無骨氣的人,但二哥有沒有想過,他可能是有苦衷的?”

李世民不屑的道:“他要是在歸順了我大唐以後,安置好了族人,然後再拔劍自刎,我就相信他是有苦衷的,可他沒有!”

李元吉一瞬間不知道說啥好了。

李世民拿仁義的典範去要求梁洛仁,這不是欺負人嗎?

恐怕李世民自己都做不到這個地步。

那幹嘛又要用這個標準去要求別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啊,二哥!”

李元吉在短暫的沉默過了以後,有些無奈的提醒李世民。

李世民聽到這話以後,也意識到自己似乎有些過分了,當即咳嗽了兩聲,嘴硬的道:“反正我就覺得他是個背宗忘祖、毫無骨氣的人!”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搖搖頭,沒有再跟李世民搭話,而是吩咐前軍的斥候頭前引路。

往前約莫走了一裏地,一個造型雅致的八角亭子就出現在了眾人眼前。

亭子似乎是新建的,周遭的雪和草木都被鏟平了,露出了一大片黑的能攥出油的黑土。

梁洛仁頭戴著有兩片翎翅的紗帽,穿著一身紫色官服,腰間配著金玉帶,帶著一群穿著綠色官服的人在亭子前靜候。

李元吉帶著人快要進入亭子前十丈的時候,梁洛仁帶著一眾官員快步的趕上前相迎。

“臣朔州刺史梁洛仁,參見殿下!”

“臣朔州長史……”

“臣朔州參軍……”

“臣朔州民曹……”

“……”

梁洛仁趕到馬前的時候,率先施禮,隨後其他官員也跟著一起躬身下拜。

李元吉大致瞧了一下,除了梁洛仁外,剩下的也全是從梁國降過來的降臣,他們跟梁洛仁有著同樣的擔憂,所以跟著梁洛仁一起來這裏迎駕並不奇怪。

“梁愛卿請起!”

李元吉笑著讓梁洛仁起身。

梁洛仁道謝以後,帶著其他官員一起直起了身。

李元吉客氣的笑道:“勞梁愛卿來此處相迎了!”

梁洛仁趕忙彎下腰道:“臣不敢!”

說著,梁洛仁又道:“臣和一眾朔州的同僚在亭子內備了一切酒菜,為殿下接風洗塵,還望殿下不要嫌棄。”

李元吉往亭子那邊瞥了一眼,見到亭子前豎著一塊矮碑,上面寫著‘迎君亭’三個字,會心一笑道:“梁愛卿有心了,梁愛卿能想到在這裏為我接風洗塵,倒是別出心裁!”

在荒郊野地裏臨時蓋一個亭子,然後在亭子內請人吃飯,可不就別出心裁嘛。

當然了,別出心裁只是客氣一點的說法,不客氣的話,會直接說腦子有病。

梁洛仁聽出了‘別出心裁’四個字中的褒貶之意,有些尷尬的道:“臣也是為了表一表心意,要是您進了朔方城,臣再想表心意,恐怕就沒機會了。”

梁洛仁的這個說法李元吉倒是認可。

畢竟,朔方城內會給他接風洗塵的人很多,身份地位都在梁洛仁之上,梁洛仁想單獨請他,根本沒這個機會。

“罷了,看在你用心了的份上,我就嘗一嘗你設的宴。”

李元吉笑著感慨道。

這裏說的用心,可不是指梁洛仁出城十裏相迎,也不是指梁洛仁在亭子裏設的宴,而是指梁洛仁為了請他吃飯,特地蓋了一座亭子的苦心。

臨近了看,亭子上的石料和木料是什麽時候開采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石料上鐵鉗子的痕跡非常的清晰,並且石料很新,沒有任何汙垢,也沒有任何風吹雨打的痕跡,估計是剛開采出來的。

木料開采出來估計有些年頭了,因為已經幹了,但木料明顯又刮過了一層皮,並且刷了一層桐油,所以看著既新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