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領袖是具備個人魅力的(第2/2頁)

掌權者喜歡什麽,他們就幹什麽,這是最基礎的。

大唐三代掌權者的好馬,他們如何投其所好,那還用問嗎?

李世民瞬間無言以對,沒好臉色的翻起了白眼,“你拿自己作伐就夠了,還要帶上父親和承德,你還是個人嗎?”

李元吉笑道:“我這也是為了大唐好……”

不等李世民搭話,李元吉又道:“不過,說到我好馬,勛貴們恐怕不信。畢竟我騎過的名馬雖然多,但都沒有名傳天下,也沒有什麽值得稱頌的故事。

說你好馬,我是因為你的影響才變得好馬了,勛貴們才會信。

所以我說不定還得拿你作伐。”

李世民愛馬是出了名的,不僅在大唐出名,在歷史上也出名。

死了以後埋進土裏,也要整個浮雕,將他騎過的寶馬一一雕刻出來,供給後人瞻仰。

而他和馬之間值得稱頌的故事也多。

像是陪他征討過劉武周等人的寶馬,陪他征討過竇建德、王世充等人的寶馬,稍加潤色,賦予一點傳奇色彩,都能變成值得人稱頌的故事。

也能成為朝野上下的談姿。

所以以他愛馬的事跡做宣傳,才能取信於天下人。

李世民聽到這話又翻了個白眼,道:“你連我都不想放過是吧?”

李元吉笑道:“誰讓我好馬的名聲沒你大,也沒騎過什麽名馬馳騁沙場,沒什麽可以值得稱頌的故事呢。”

這話有幾分吹捧李世民的意思。

可李世民並沒有飄飄然,反而一臉不屑的道:“我給過你機會,是你自己不爭氣……”

李元吉好笑的道:“我爭不爭氣重要嗎?你贏了一輩子,輸了一次,就滿盤皆輸了。我輸了半輩子,贏了一次就全贏了。

所以爭氣這種事,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什麽時候贏,什麽時候輸。

選對了輸一輩子,贏一次也是贏。

選錯了贏一輩子,輸一次也是輸。”

李世民一瞬間閉上了嘴,再也不肯說一句話。

這話等於是在他的心上紮,並且紮的還是他最脆弱的地方。

他不僅沒話反擊,還會覺得心塞。

“呵呵呵呵……”

李元吉見李世民不說話了,笑著道:“既然你沒什麽意見,那就這麽定了。”

李世民哼了一聲,依舊沒有說話。

李元吉也沒有再搭理李世民,而是將中軍軍司馬、靈州軍司馬,以及民部郎中叫到身邊,商量起如何具體實施這一系列的事情。

他在跟李世民商量這一系列的事情的時候,並沒有背著中軍軍司馬、靈州軍司馬、以及民部郎中,所以商量起來也容易。

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大致就商量出了一套可行的計劃。

至於中軍軍司馬、靈州軍司馬,以及民部郎中會不會將整件事說出去,走漏了風聲,他一點兒也不擔心。

帳篷裏只有這幾個人,知道所有消息和內情的也只有這幾個人,要是走漏了風聲,那必然是這幾個人說出去的。

到時候動起刀子,都不需要仔細去辨別,也不需要去查問,直接開刀即可。

所以中軍軍司馬、靈州軍司馬,以及民部郎中,為了自己的腦袋著想,也不會出去亂說,甚至還會盯著讓其他兩位出去別亂說,免得牽連了自己。

商量好可行的計劃以後,李元吉就打發中軍軍司馬、靈州軍司馬、民部郎中,照計劃下去實施了,他自己則帶著李世民出了帳篷,找到了已經穿戴整齊,並且配備好了兵甲的李世勣一行,開始巡視起了中軍大營的一切。

說是巡視,其實就是跟那些沒資格迎接他的王駕,以及沒資格到中軍大帳內飲宴的將士們見見面,勉勵幾句,激勵一下士氣。

這是每一個掌權者在進入軍營以後,都必須做的事情。

目的就是為了邀買人心。

雖說沒有付出什麽代價,只是付出了一點時間,但所能達到的效果有時候比給將士們發賞賜還要好。

賞賜這種東西,對能立功,會立功的將士們而言,是經常能見到的東西。

但是掌權者,將士們一生可能就只能見一次。

所以掌權者的勉勵、慰問,對有些將士們而言,堪比千金、萬金。

等他們老了以後,面對兒孫們的時候,來一句‘雍王殿下曾經親自見過我,還跟我說過話’,遠比給兒孫們吹噓自己打仗的時候獲得過多少賞賜要有面子、要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