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2/2頁)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示意蘇定方但說無妨。

蘇定方沉聲道:“臣等已經仔細商量過了,都不贊成殿下去以身犯險。梁洛仁早不提出見殿下,晚不提出見殿下,偏偏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提出見殿下,未必沒有算計殿下的心思。

為了殿下的安全著想,殿下還是不要見他為好。”

李元吉點點頭道:“你所說的這些我在你此前上的奏疏中看到過,我也知道此行有風險,但我還是想去見一見梁洛仁。

因為只要策反了梁洛仁,我們隨後征討梁師都就會容易很多,甚至有機會兵不血刃的拿下梁師都。

這對我大唐而言有多大的好處,你們都清楚。”

蘇定方點了一下頭道:“臣知道策反了梁洛仁,對我大唐有諸多好處,但這些好處要是要拿殿下的安危去換的話,臣等情願一戰。”

“不錯!臣等情願一戰!”

“……”

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現在的大唐,比歷史上同時期的大唐強了近一倍,所以大唐不用有各種陰謀詭計去削弱敵人,也不用通過策反、離間等方式去分裂敵人。

大唐完完全全可以跟敵人正面一戰,從正面擊潰敵人,戰勝敵人。

所以蘇定方、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的底氣都很足,都不怕跟敵人正面一戰,都不贊成去冒險策反敵人。

“我知道你們有能力跟梁師都正面一戰,但這一戰下來,我們得死傷多少將士,得折損多少忠勇?如果能用我一次涉險,來換取這些人的性命,那為什麽不換?”

李元吉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遊說。

蘇定方、程咬金、尉遲恭等人的眉頭都皺成了一個川字。

薛收在這個時候突然出聲勸說道:“殿下,您現在可是我大唐的主心骨,您要是出了什麽問題,那我大唐征討突厥的戰事恐怕都要暫時擱置。

所以您不宜在這個時候冒險。

須知,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蘇定方等人深以為然的點頭,跟著薛收一起說起了類似的話。

李世民聽的肚子裏直泛酸水,他以前以身犯險的時候,可沒這麽多人勸他。

李元吉點著頭道:“你們的話我都明白,可我已經到了這裏了,要是不去見見梁洛仁,這一趟豈不是白來了。”

“怎麽會白來呢?”

蘇定方等人聽到這話,群情激昂的為李元吉找起了沒白來一趟的理由。

李元吉看得出來,他們是真心為他著想,不希望他去涉險。

如果僅僅是見梁洛仁一個人的話,那麽他會毫不猶豫的采納他們的意見。

問題是他見的不止梁洛仁一個人,還有阿史那思摩。

而阿史那思摩不僅是一個會忠心於大唐的人,也是一個對大唐有戰略意義的人。

只要招降了阿史那思摩,得到了阿史那思摩相助,大唐以後經略突厥會更容易。

大唐在戰後也很容易化解跟突厥人之間的仇恨,將突厥人變成大唐重要的腦洞力。

可以說,阿史那思摩是大唐以後將突厥人有效利用起來的重要的橋梁。

所以這個人必須的招降。

哪怕是有風險,也必須得試試。

“行了,你們的心意我都明白,不過我已經決定了見梁洛仁,你們就不必再勸了。”

在蘇定方等人七嘴八舌的找出了一堆理由,說的正兇的時候,李元吉出聲,制止了他們。

蘇定方等人聽到這話,眉頭皺的更緊了。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哦不,殿下何故跑到敵營裏去送?!

你這讓我們怎麽打?

往你腦袋上放箭,還是將大刀砍在你脖子上?

“不過你們放心,我不會跑到梁師都的地頭去見梁洛仁,也不會給他們設伏的機會。我們在代州外的仙人嶺見他們。

如此一來,你們可以放心了吧?”

李元吉笑著問。

他也沒有一味的保持強硬,因為在這種事情上保持強硬,很容易給人留下一個不聽勸阻、喜歡一意孤行的形象。

而這種形象一旦樹立起來了,你要是一直贏下去,那你就是人人敬仰的英雄。

你要是輸一場,就會人心盡失。

什麽剛愎自用等等的詞匯,都會被用在你身上。

西楚霸王項羽就是個例子,贏了大半輩子,輸了一場,就成了剛愎自用的代表了。

所以這種形象說什麽也不能立。

硬的同時得軟,軟的同時得硬,軟硬兼施才是為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