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宇文寶的政治智慧(第2/2頁)

趙成雍就沒有宇文寶那麽理直氣壯了,他很不自在,甚至不敢擡頭看人,只是生硬的點了一下頭,然後又快速的補充了一句,“如果殿下覺得不妥,那就算了……”

李元吉狐疑的盯著趙成雍道:“這種事你們找謝叔方,或者找侯君集就可以了,為什麽會找到我頭上?”

李元吉不信,以宇文寶、趙成雍跟謝叔方、侯君集的交情,往他們手底下塞兩個校尉,他們會拒絕。

畢竟,宇文寶可是雍王府的元老,論資歷跟謝叔方不相上下,比侯君集深了不少,跟謝侯二人的交情也不淺,真要是找上門了,謝侯二人多多少少也會給他幾分薄面。

趙成雍的資歷雖然沒有宇文寶高,可如今卻是雍王府的近臣,能直達天聽,謝侯二人雖然不至於巴結他,但多多少少也會給他幾分面子。

所以宇文寶和趙成雍完全沒必要求到他頭上。

而且求的還是兩個校尉的身份,都不夠讓他張嘴的。

畢竟,他一張嘴就是三四品官的任命,伯爵以上的冊封,兩個校尉還不夠他丟人的呢。

所以他很好奇宇文寶和趙成雍為什麽找上他。

趙成雍下意識的看了宇文寶一眼,如實道:“臣本來是打算去找侯將軍的,但是被宇文將軍給攔下了。宇文將軍說,臣等是您的人,能求的也只有您,不能再去求其他人。

尤其是臣,乃是您的近臣,更不能去求其他人,欠其他人的人情。”

李元吉聽到這話,恍然大悟。

難怪兩個人不去求謝叔方和侯君集呢,原來是這個原因。

說起來,掌權者的近臣,確實不適合跟其他人有太多的交情,更不適合欠其他人的人情,不然很容易屁股坐歪,很容易被人家拿捏,做出不利於掌權者的事情。

所以掌權者的近臣都要純粹,都要像是那種忠貞不二的木頭人一樣。

除了聽命行事以外,什麽想法也沒有,也不會跟任何人交朋友的那種人。

李元吉下意識的看向宇文寶,贊嘆道:“行啊,有長進啊!”

宇文寶也不謙虛,更沒有避諱,咧著大嘴笑道:“都是正兒教的!”

李元吉更樂了,忍俊不禁的道:“如此說來,你現在是聽兒子的?”

宇文寶不認為當老子的一定要淩駕在兒子頭上,更不認為老子聽兒子的是什麽可恥的事情,也沒有瞞著李元吉的意思,當即重重的點了一下頭,並且笑的更開心了,似乎對兒子有出息了,有見地了,非常滿意。

李元吉忍不住又贊嘆道:“看來羅士信將正兒教的不錯,你可要好好的謝謝人家。”

自從王玄策和柴令武先後拜陳叔達和王圭為師以後,羅士信手底下就剩下宇文正一個徒弟了。

如今看來,羅士信有讓宇文正繼承他衣缽的意思。

不然不可能將宇文正教的這麽好。

能有這種見地,可不是說你多讀兩本書就可以的,你得有一定的政治眼光,得對政治有一定的了解才行。

羅士信如果不想讓宇文正傳承他的衣缽的話,根本不會教宇文正這些東西。

畢竟,羅士信自己政治眼光也只是中上水平而已,能把這個傳授給宇文正,肯定是傾囊相授了。

宇文寶拍著胸脯道:“那肯定了,臣已經讓正兒認羅兄弟做義父了,以後他要是不好好的孝順羅兄弟,臣打斷他的腿!”

李元吉哭笑不得的道:“人家羅士信有兒子,以後估計還會有很多兒子,你需要你兒子去孝順。”

宇文寶梗著脖子道:“那不一樣,羅兄弟教了他本事,他就必須得孝順羅兄弟。”

也就是羅士信年齡比他小兩歲,不然他高低也得喊羅士信一聲哥。

李元吉搖著頭,點了點宇文寶,沒有再多說什麽。

宇文寶就是這麽個渾人。

你跟他講道理,不如去跟狗講。

不過這狗日的剛剛才說掌權者的近臣不能跟其他人有交情、欠人家人情,現在又炫耀起了兒子,說讓兒子認了羅士信為義父,以後會孝順羅士信的,明顯是自己在給自己上眼藥。

也就是他知道宇文寶是個渾人,羅士信是個表裏如一的直人,不會對他有什麽異心。

不然就憑宇文寶這說一套做一套的做法,他高低也得請宇文寶去斷頭台上走一圈。

“好了,既然你們求到我頭上了,那我就給你們一個面子,讓你們的兒子和堂弟去軍中效力,跟隨李靖去征討突厥。”

趙成雍把話說的很明白,他們是找上門來討恩情來了,他要是不順勢施恩,那就是腦子有問題,所以李元吉痛痛快快的答應了。

趙成雍和宇文寶大喜,一起躬身道謝。

“多謝殿下厚愛!”

“多謝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