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 馮氏必興(第2/2頁)

像是大唐到交州、到林邑、以及到林邑以外其他地方的海運,肯定會有馮氏一席之地。

馮氏只要吃上海運這條紅利,並且不造不作的一直吃下去,那麽他敢保證,馮氏以後絕對不會落得跟歷史上一樣的下場,說不定會成為西南第一豪門,或者第一世家也說不定。

要是馮氏在這個過程中,去西南外的諸島上再造乾坤。

那麽說不定以後諸島上會有一個以馮氏為主的小封國也說不定。

畢竟,後世西南諸國,以及西南諸國外的那些島嶼上,哪個沒有漢家苗裔?

雖說人家已經不願意認祖歸宗了,甚至對祖宗還有諸多不敬,但他們再怎麽作,也改變不了他們是漢家苗裔的事實。

雖說漢人不像是歐洲人那樣四處播種,四處立國,但後世亞洲絕大多數黑頭發、黃皮膚的人,哪個不是在吸收了漢人血脈,以及漢人文化以後才得以延續下去的?

沒有漢人血脈和漢人文化做支撐,指望他們自己去延續血脈、創造文化,他們估計仍舊在刀耕火種,過著野人般的生活。

所以馮氏真要是以後能付出點代價經略西南外諸島的話,肯定有機會成為一國的王室。

畢竟,如今西南外諸島上還處在半蠻荒狀態。

西南諸夷也是得益於趙佗,才得以開化。

馮氏帶著成建制的軍隊,以及比他們先進不知道多少倍的文化去開荒,那都是降維打擊。

建國那都是正常操作,不建國那才是有問題呢。

不過,這都是馮氏以後該操心的事情,跟他李元吉沒有太大的關系。

他現在只想要馮氏向他低頭,並且配合他開發、經略西南。

只要馮氏不跟他對著幹,並且配合他開發西南,他絕對不會對馮氏施以重兵。

“殿下,蘇定方那邊來信了,頡利和蘇尼失又開戰了?”

時間一晃進入了二月,在馮智戴尚且還沒有跟馮盎通完氣,任瑰還沒有回京的時候,結束了冬眠的突厥人從草窩子裏爬出來,再次開戰了。

蘇定方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立馬通報了長安,陳叔達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也趕到了太極殿稟報。

太極殿的地火龍仍舊在燒,即便是外面已經開始草長鶯飛了,依然沒有熄滅。

李元吉穿著一身單薄的薄衫坐在坐榻上,聽到陳叔達這話以後,神情不變的點了點頭道:“讓蘇定方繼續盯著,有什麽異動及時向我們上奏。”

陳叔達躬身道:“臣遵命,不過依照蘇定方奏疏中的內容看,頡利和蘇尼失的戰事似乎已經出現了移動。”

李元吉愣了一下,讓陳叔達把奏疏遞上來瞧瞧。

這種事蘇定方沒有直接給他密信,而是選擇以奏疏的形式上奏到了三省,那就說明蘇定方還不敢肯定他對局勢的判斷,還在觀察,所以不好給他遞密信,說那些還沒有發生,只是有那麽點不太明確的端基的事情。

陳叔達在遞上奏疏的同時,沉聲道:“依照蘇定方在奏疏中所說,頡利方似乎得到了什麽助力,在開春以後就壓著蘇尼失打。

目前蘇尼失已經丟失了兩片重要的草場,折損了近萬的兵馬,以及四五萬的族人。”

在陳叔達說話的時候,李元吉已經快速的翻看完了蘇定方遞上來的奏疏,略作沉吟以後,盯著陳叔達道:“從蘇定方的奏疏看,目前只是存疑,並沒有發現有誰支持頡利的痕跡,但頡利麾下兵馬所發揮出來的實力確實不正常。

這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疑點。

你怎麽看?”

如果說頡利有碾壓蘇尼失的實力的話,那他不可能等到現在才開始發難,以他的性子,恐怕早就全軍出擊,將蘇尼失按在地上打了。

所以頡利去歲的時候還跟蘇尼失打的旗鼓相當,今年一開春就壓著蘇尼失打,打的蘇尼失屢屢吃癟,明顯不正常。

陳叔達遲疑了一下道:“臣剛才在三省的時候,跟蕭公談過此事,蕭公的意思是,事出反常必有妖。”

李元吉點點頭道:“也就是說,這裏面確實有貓膩,頡利確實得到了什麽助力?”

陳叔達鄭重的點了點頭。

他特地點明蕭瑀的看法,卻沒說他自己的看法,那就說明他的看法跟蕭瑀是一致的。

“統葉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