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四章 吃癟的王圭

唐儉聞言,詫異的道:“如今我大唐還沒開始征討東突厥,殿下就已經盯上了西突厥?”

這也太早了呢?!

千裏之行才剛剛走完了一百裏而已,這就惦記上五百裏以外的事情了?

以大唐如今的國力,征討東突厥倒不是個事,可是遠征西突厥的話,恐怕有些困難。

倒不是說沒有足夠的錢糧支持大軍遠征,而是沒有足夠的人口為大唐提供遠征的大軍。

李元吉看出了唐儉心中的疑惑,耐心的解釋道:“我曾聽人說,不足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足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我大唐征討西突厥,可能要等到很多年以後,但我們必須現在就開始做準備。

因為等到我們可以去征討西突厥的時候,再去做準備,可就晚了。

到時候我們必然會為我們前期的準備不足,付出慘重的代價。”

‘不足謀’這句話,是清人陳澹然在《遷都建藩議》中的名言,這個時候還沒有。

所以不能直接說出來,得假托他人之名。

此話一出,將唐儉鎮的不輕,他眼睛一瞬間就瞪了起來,裏面閃爍著亮晶晶的光茫。

“不足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足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能說出此話的,必然是位大賢吧?”

唐儉絲毫沒有吝嗇自己的誇贊。

但絕口不提見一見這位大賢的事情。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大唐的大賢很多,不願意唯大唐所用的,或者不願意出仕的比比皆是。

所以大唐的大臣們在聽到了一兩句比較厲害的名言以後,不會吵著嚷著說要見見這位大賢。

所以大賢們在士林裏,在民間很受歡迎,在朝堂上就未必了。

畢竟,大賢們要是有真本事,並且相當厲害的話,到了朝堂上就要搶其他人的位置,大唐重臣的位置就那麽多,被搶一個就少一個。

所以在大唐,只有孫思邈這種專業性極強的大賢才會受到所有人的追捧,余者就未必了。

“現在你知道我為何要你派人去出使西突厥了吧?”

李元吉盯著唐儉問。

唐儉鄭重的點了一下頭道:“臣明白了……”

對行軍打仗來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若是大唐能提前了解清楚西突厥所有的狀況,並且派遣探子潛伏進西突厥,等到大唐征討西突厥的時候,就會容易很多。

唐儉又不是一個只會出使,不通文事,也不懂武略的人,所以他很清楚這個道理。

“既然明白了,那回頭就去做。切記,不可聲張,徐徐圖之即可,必要的時候可以跟瀛洲的踏實力部合作,相信有踏實力部幫忙,你們在西突厥站穩腳跟會更容易一些。”

李元吉叮囑。

踏實力部再怎麽說也是西突厥王室中的一支,對西突厥的了解,以及在西突厥的影響力,遠超大唐任何勢力。

所以出使西突厥,在西突厥搞事情,有踏實力部幫忙,肯定會容易肯定。

“喏!”

唐儉站起身應允了一聲。

李元吉又讓唐儉坐下,陪著唐儉說起了閑話,聊了聊王玄策和柴令武拜師以後的近況。

唐儉也算得上是王玄策和柴令武在人生道路上的貴人,所以柴令武在王玄策的影響下,都對唐儉很恭敬,兩個人即便是拜了名師,也沒有忘記唐儉,時不時會到唐儉府上向唐儉請教,向唐儉學習。

所以唐儉現在對他們二人的了解,甚至超過了他們的父母。

李元吉是沒有時間去關注小輩們的動向的,即便是很看好王玄策,也沒有閑暇時時刻刻盯著,再加上他的身份也使得小輩們不敢親近他,所以他只能通過唐儉來了解一下小輩們的近況。

一來,關心一下小輩們的生活。

二來,也有話題跟唐儉說。

如果兩個人就這麽幹坐著的話,那多尷尬啊。

提到王玄策和柴令武,唐儉立馬來了興致,臉上的笑容就沒斷過。

依照唐儉所說,王玄策在拜師以後倒是中規中矩的,除了每天跟在陳叔達背後觀政,跟三省的書吏們學習外,並沒有什麽特殊的。

柴令武就不同了,他根本不像是去跟王圭學習的,反倒像是去找王圭討債的。

在博得了王氏老太君換新以後,得到了老太君撐腰,他完全就成了王府上的一霸。

每日裏不是把王氏的子弟欺負的瓜吼怪叫,就是把王圭氣的捶胸頓足。

偏偏王圭還不好對他下重手,舉起板子打他兩下都有人護著。

“您是不知道,您那位外甥如今在王府上可是橫著走的,王叔玠一旦舉起板子教訓他,他的幼女立馬就會跳出來,可憐巴巴的看著他,為您的外甥求情。

他要是狠下心繼續教訓,他的幼女就會請出王老夫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