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騎虎英雄!(第2/2頁)

李元吉徹底兇不下去了,完了,形象全沒了。

他可以想象到,此事傳出宮以後,一定會被許多好事者編成段子,然後拿出去四處宣揚。

以後著唐史的人在寫跟他有關的傳記的時候,一定會把這一段寫進去。

他不僅丟人丟出宮門了,還有可能丟一個世世代代。

“您不是問我您厲不厲害嗎?之前我回答的時候,您已經醉倒了,要不要我再答一次?”

楊妙言眨著眼,嘴角含著笑意問。

吃瓜也好,‘落井下石’也罷,都是人類的通病。

即便是地位尊貴,也不能免俗。

李元吉徹底被楊妙言這話給點燃了,沖著楊妙言怒吼道:“你夠了啊!”

“噗呲……哈哈哈……”

楊妙言徹底繃不住了,放聲大笑起來。

她身邊的那些女官、宮娥、宦官雖然沒笑,可一個個憋的跟青蛙似的,明顯也在樂。

這武德殿算是待不下去了,李元吉噌的一下從床上竄起來,胡亂的披上衣服就往昭德殿跑。

跑到昭德殿以後才算是清凈了。

為了避免楊妙言一個勁的拿這件事調侃他,看他笑話,李元吉決定先在昭德殿待個一兩個月,等這件事的風頭過去了再說。

不過他騎虎也好,被楊妙言調侃也罷,都沒有影響他跟唐儉等人商量好的策略。

唐儉在回府以後,立馬就展開了對梁師都麾下一眾將校的策反工作,一些人在梁國,族人卻在大唐的梁國將校,成了他重點策反的對象。

陳叔達、王圭雖然有所幫襯,不過重心都放在了調教新收的弟子身上。

王阮在得知了自己的堂弟被陳叔達這麽一位大佬收為了弟子以後,別提有多高興了,為了彰顯對陳叔達這位老師的重視,王阮特地求到了楊妙言頭上,請楊妙言代替她,帶著六禮趕到了陳叔達府上,以長輩的身份見證了王玄策拜師儀式。

不僅如此,在拜完了師以後,楊妙言還陪著王玄策去拜見了羅士信和唐儉一番。

據說是王玄策要求的。

王玄策雖然拜了一個身份地位更高的老師,卻沒有忘記教過他的羅士信,也沒有怠慢將他引薦給陳叔達的唐儉,引得了不少人的誇贊。

當陳叔達帶著他去三省官政的時候,三省的官員都沒有因為他走裙帶關系,以及借著拜大佬為師上位而看輕他,反而因為他有情有義,主動跟他親近,他因此交到了不少朋友。

柴令武那邊也大差不差,李秀寧和柴紹在知道了柴令武拜到王圭門下以後,高興壞了,李秀寧和柴紹以普通夫婦的身份,在三更天的時候就提著重禮帶著柴令武到王圭府上等候。

王圭得到消息以後,也沒敢托大,親自到府外把大唐的長公主迎進了府。

李秀寧表示對他的重視,依照他要求的時間,提前一個時辰到他府上,但他不能真的就擺架子,讓李秀寧等一個時辰。

他們王氏雖然門第顯赫,但是在長安城裏,也得給大唐長公主面子。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李秀寧身上沒有大唐長公主的身份,他也得給李秀寧三分薄面。

因為李秀寧此前鎮守的可是葦澤關,在葦澤關素有薄名,葦澤關內外李秀寧的舊部更是數不勝數,其中不乏在葦澤關內做官為吏的。

而王氏的祖地恰巧就在葦澤關邊上。

他要是不給李秀寧面子,真讓李秀寧在府外等他一個時辰的話,葦澤關內的那些官吏非折騰死他的族人不可。

當地的百姓也會戳他王氏的脊梁骨,暗地裏唾罵王氏。

他可以不在乎那些官吏們的折騰,可他不能不在乎當地的百姓戳他王氏的脊梁骨。

一個世家豪門,想要在地方上吃得開,那就得有一定的好名聲,至少在明面上必須是這樣的。

如果名聲壞了,那即便是能維持著家業不敗,想要壯大,也很困難。

有同等的世家想跟王氏結親,以前跟王氏沒什麽交情,也不了解王氏,跑到王氏所在的地方一打聽,見王氏被所有鄉民唾罵,還不得掉頭就走?

要是遇上了非常重視名聲和鄉望的世家,非但會掉頭就走,回到家裏以後還會斷絕跟王氏的一切往來。

所以,王圭是說什麽也不敢在李秀寧這尊大佛面前擺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