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江夏公對此有什麽解釋(第2/2頁)

聽到李元吉的話以後,拱著手笑道:“臣入長安,不就是為聖人赴湯蹈火來了嗎?!”

李元吉點著頭笑道:“看你只帶了一個兒子,連仆人也沒帶,想必是已經做好了赴湯蹈火的準備?”

李高遷鄭重的點了一下頭,認可了這話。

李元吉繼續笑道:“這跟你以前的做派可不一樣,據我了解,你似乎不是一個喜歡赴湯蹈火,舍生忘死的人。”

李高遷聽到這話愣了愣,什麽反應也沒有。

李高遷的兒子聽到這話倒是漲紅了臉,有心為自己父親辯解兩句,可又不敢輕易開口。

畢竟,他父親只是一個刺史,他只是一個刺史的兒子,堂屋內的另外兩位,一個可是親王,還是實權派的親王,另一個也是郡王,也是實權派的郡王。

他父親說起話來都要小心翼翼的,他還沒資格開口。

“你難道不解釋一下嗎?”

李元吉見李高遷遲遲不開口,忍不住疑問。

李孝恭在這個時候撇撇嘴出聲譏諷道:“他能有什麽好解釋的,他做的醜事人盡皆知,他怎麽解釋也解釋不清。”

“不是這樣的!”

李高遷的兒子聽到李孝恭的話終於繃不住了,出聲為自己父親辯解。

李高遷臉色一變,瞪了兒子一眼喝斥道:“這裏哪有你說話的份兒?還不向兩位殿下賠罪!”

李高遷的兒子委屈的低下頭,咬著牙向李孝恭和李元吉道了一個歉。

李孝恭不滿的哼哼的兩聲。

李元吉倒沒有太大的反應,而是盯著李高遷繼續道:“你真的不為自己解釋嗎?”

李高遷幹巴巴的擠出了一個笑容道:“事實正如河間王殿下所說,臣確實是做了人盡皆知的醜事,沒什麽好解釋的。”

李孝恭聽到這話,立馬要出聲譏諷,被李元吉瞪了一眼後,又意興闌珊的閉上嘴。

李高遷的兒子也想為父親正名,可是被李高遷用眼神威逼著重新低下了頭。

李元吉笑容燦爛的道:“是沒什麽好解釋的,還是有苦難言?”

李高遷愣了一下,果斷的搖頭。

他能有什麽苦?

他敢有什麽苦?

他要是有苦難言的話,那豈不是說李淵給他苦守了,那就是在誣陷李淵,是大罪。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繼續笑道:“那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麽你在跟著我父親固守太原,平定霍邑,圍困長安的時候,能征善戰的,到了馬邑以後,反倒變得畏首畏尾了?

這前後之間所發生的轉變,可不是一個賊人勢大就能解釋的。”

李高遷聽到這話,臉色徹底變了。

李孝恭一下子愣住了,略微思量了一會兒後,目光緊緊的盯著李高遷。

李高遷的兒子則滿臉的激動,似乎有話要說。

“馬……馬邑之敵,非太原、霍邑、長安之敵能比的。”

李高遷在遲疑了好一會兒以後,語氣生硬的解釋。

李元吉沒有再追問李高遷,而是側頭看向李孝恭道:“當年突厥進犯馬邑,一共有多少兵馬?”

李孝恭毫不猶豫的道:“大約五萬!”

李元吉又問,“高滿政手底下又有多少兵馬,我父親又給了江夏公多少兵馬?”

李孝恭再次毫不猶豫的開口道:“高滿政手裏有府兵三千,聖人給了江夏公一萬兩千人的兵馬。”

說完這話以後,李孝恭目光灼灼的看著李高遷。

他已經意識到了昔日的馬邑一戰裏面有問題,李高遷臨陣脫逃,殘殺馬邑的守關大將不符合常理。

李元吉點著頭道:“也就是說,當時江夏公能調動的兵馬有近一萬五千人之多。據我所知,江夏公在幫我父親固守太原的時候,手裏的兵馬只有幾千,面對的高君雅、王威,以及突厥聯軍卻有近五六萬之多。

以數千對五六萬,江夏公尚且沒有退縮,還生擒了高君雅和王威,為何以一萬五對五萬的時候,江夏公就退縮了?

不僅退縮的很快,還斬了當時的守關大將!

江夏公對此有什麽解釋?”

李孝恭聽完這一番話,已經可以肯定李高遷在馬邑一戰中放水了,故意臨陣脫逃了,所以他聲音拔高了好幾度跟著追問道:“對!江夏公對此有什麽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