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李氏不能委屈自己人(第2/2頁)

那幾個世家豪門真的敢承認自己比李氏強?

那不過是那幾個家夥摸準了李世民的脈,知道李世民對世家豪門有所忌憚,有所不滿,所以借機給了李世民一個消弱世家豪門的借口而已。

其根本目的是為了自己升官發財,而不是真的傻不愣登的跟李世民說那幾個世家豪門比李氏厲害,比李氏強。

李氏就算是族史沒有其他的世家豪門波瀾壯闊,底蘊也沒有其他的世家豪門深厚,李氏也是大唐的天,李氏的家業也是大唐第一等,沒有其他世家豪門可以媲美。

其他世家豪門也不可能在排《氏族志》的時候,真的傻不愣登的跑到前面去,壓李氏一頭。

所以歷史上排的《氏族志》,是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的,而不是真的在給氏族排位。

真要是給氏族排位的話,《百家姓》的那種排位方式,才是真的排位方式。

所以,身為世家豪門一員的裴矩,可以在心裏覺得有一些世家豪門比李氏厲害、比李氏強,但他絕對不會說出來,更不會在李氏的人面前承認其他世家豪門的人霸道。

“鄭氏霸不霸道,現在說起來還為時過早。刺殺張亮子嗣的事情,現在還沒有徹底查清楚,此事未必是鄭氏所為,也有可能是別人嫁禍給鄭氏的。

所以張亮冒然行動,私自報復,實屬不妥。”

蕭瑀在裴矩敗下陣來以後,言辭灼灼的為鄭氏開脫。

李神通瞥了蕭瑀一眼,再次譏諷道:“是不是鄭氏所為,重要嗎?人是在鄭氏的地頭上遇刺的,不是鄭氏也跟鄭氏脫離不了關系。”

這話有些蠻不講理。

可是蕭瑀並沒有反駁。

裴矩、王圭等人也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對的。

因為這個時代世家豪門對地方上的掌控力度很大,大到地方上發生了任何小事,他們都能了解的清清楚楚。

所以說,張亮兒子在滎陽遇刺的事情,要說鄭氏不知情,那完全說不過去。

即便是以後查出來了,確實跟鄭氏無關,鄭氏也確實不知情,那鄭氏也有連帶責任,因為人是在鄭氏的地頭出的事。

“我還是覺得,張亮的行為有些冒失了,還是得等查清楚了以後再說。”

蕭瑀堅持己見。

裴矩跟著附和道:“此風不可長,不然以後勛貴們中間再發生了什麽矛盾,大家私底下互相報復,不惜行刺殺之道,動用各種武力,那大唐豈不是亂成一團了?

到時候人人自危,報復成風,大唐還怎麽發展壯大?”

裴矩這話有幾分道理,但是還是有些偏向鄭氏在說話。

因為他根本的目的就是為了幫鄭氏開脫,阻止張亮使用暴力去對付鄭氏。

不過,即便是他有私心,他的話還是說服了李綱,李綱點著頭,拱著手,向禦座上道:“裴兄言之有理,此風確實不可長,還請殿下差人去張亮府上傳令,禁止張亮私下報復。

至於張亮子嗣遇刺一事,裴兄既然派人去鄭氏要交代了。

那麽鄭氏就一定會給一個交代。”

李元吉老神在在的坐在禦座上,聽著裴矩、李神通等人鬥嘴,在聽到李綱這話以後,淡然的道:“我阻止了張亮報復,卻對鄭氏沒有任何懲戒。

那以後其他世家大戶的人也效仿鄭氏,我豈不是也得這麽處置。

那對張亮,以及其他的武臣而言,是不是很不公平?”

李綱愣了一下,趕忙道:“此事已經不是公不公平的事了,是為國朝的安定為計。”

李元吉點著頭道:“我知道李公是一片公心,可我約束得了武臣們,卻約束不了世家大戶。我要是讓張亮放棄報復,那就等於是向著世家大戶。

以後世家大戶跟武臣們有了矛盾,再效仿鄭氏的做法,我又約束不了他們,還得讓自己手底下的武臣息事寧人。

長此以往,哪個武臣還願意追隨我?”

李綱被這話問的啞口無言。

錯在鄭氏,鄭氏的家主又不在朝堂上,朝廷沒辦法勒令他給張亮一個交代,得通過其他世家豪門的人去傳話。

朝廷對鄭氏完全沒有約束力度、懲戒力度。

在這種情況下,委屈自己人,讓鄭氏得利,那朝廷豈不是幫鄭氏承擔代價了?

長此以往下去,君臣離心離德,那李氏的人該如何自處?

所以在這種事情上,李氏不可能委屈自己人去消除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