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征梁(第2/2頁)

對梁師都用兵的事情就這麽定下了。

兵馬的數量也定下了。

剩下的就是派誰去,由誰掛帥的問題。

李元吉並沒有‘聖心’獨斷,而是采取了很民主的方式,詢問起了大家的意見。

“那諸位愛卿覺得,由誰掛帥合適呢?”

史萬寶下意識的挺起了胸膛,不過目光在落到李靖、蘇定方身上的時候,又縮了回去。

他有掛帥的那個能力,也有掛帥的那個資歷,但卻沒有掛帥的那個精力。

一軍主帥可不是那麽容易做的,不僅要時時刻刻的盯著戰場上的所有變化,還得根據這些變化不斷的做出調整、做出部署,必要的時候,還得不斷的奔波在各處戰場上,親自去督戰。

前兩點他還能滿足,後一點他真的扛不住。

李孝恭在這個時候緩緩的開口道:“我推舉蘇定方掛帥!”

他和蘇定方一起謀劃了倒賣漕運和海運門票的事情,如今交往慎密,在他自己沒辦法掛帥出征的情況下,他就推舉起了蘇定方。

李神通不著痕跡的瞥了李孝恭一眼,老神在在的道:“我推舉謝叔方!”

這種謀劃的好了,就跟撿功勞一樣的事情,他當然要推舉他女婿了。

他瞥了李孝恭一眼,也是在責怪李孝恭不推舉自己人,反倒推舉了一個外人。

屈突通在猶豫再三以後,也給出了一個人選,“臣推舉李世勣!”

相比起蘇定方和謝叔方來,他更中意李世勣。

因為他跟李世勣曾經交流過,對李世勣的用兵之道十分的信服。

再加上李世勣在投了大唐以後,一直在太原府、都畿道、河北道等地奔波,不僅幫大唐征討過王世充、竇建德等人,也幫大唐抵禦過突厥人,有豐富的對突作戰經驗。

由李世勣掛帥的話,會更穩妥一些。

史萬寶對李世勣的感官不是很好,雖然朝野上下將李世勣吹捧成了仁義的典範,但他總覺得李世勣的仁義有點假,似乎是特地做給所有人看的。

所以在他自己不能掛帥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的推舉起了蘇定方。

“臣推舉蘇定方!”

相比起已經跟皇室扯上了關系的謝叔方,他更喜歡跟關系純粹的蘇定方合作。

倒不是說他對皇室有什麽意見,見不得跟皇室有關系的人。

而是他覺得,做外戚的,幾乎都不會有什麽好下場,所以還是少交往為妙。

“臣也推舉蘇定方!”

讓人意外的是,李靖也把他那票投給了蘇定方。

蘇定方一開始還很感激李靖,但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以後,看李靖的目光就復雜了起來。

李靖之所以推舉他,不是看重他的能力,也不是想跟他攀什麽交情。

李靖純粹是為了解決競爭對手,順便賣他個人情。

等到大唐回頭征討突厥的時候,他就沒辦法跟李靖競爭統帥之位了,還得在李靖跟其他人競爭統帥的時候,投李靖一票。

“臣也推舉臣自己!”

蘇定方懷著復雜的心情,自薦了起來。

雖然他早就知道了征討突厥的戰事沒他的份,但他還是有些不甘心。

尤其是在被李靖小小的算計了一把以後,就更不甘心了。

“臣等也推舉蘇定方!”

李綱、裴矩、蕭瑀、陳叔達四個人互相交流了一下眼神,眼見蘇定方的票數最多,還得到了主動請纓去做先鋒的史萬寶的認可,當即也推舉起了蘇定方。

他們四個一開口,蘇定方就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潰了所有的對手,成了所有競爭者中的第一名。

之所以還沒拿下統帥的位置,是因為李元吉還沒有認證。

李神通、李綱等人推舉人選是一回事,李元吉用不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元吉要是不用,蘇定方即便是獲得了所有人的支持,也沒啥用。

不過,蘇定方再怎麽說也是自己的心腹愛將,既然獲得了多數人的支持,那李元吉就沒有不用的道理。

李元吉當即道:“既然諸位愛卿都信任蘇定方,推舉蘇定方為帥,那麽此次征討梁師都的戰事,就由蘇定方掛帥吧。

至於前軍總管嘛,就由侯君集來充任,左軍總管就由李道宗來充任,右軍總管由謝叔方充任,後軍總管由史愛卿充任。

軍司馬由程咬金、尉遲恭、樊世興、李君羨充任。”

此話一出,殿內所有人一臉錯愕。

這個配置嘛,讓人有點看不懂啊。

行軍總管的安排倒是合情合理,可軍司馬的安排讓人有點看不懂。

這些人全都是出自於李世民門下,並且位列國公之列,每一個人都比侯君集更有資格做行軍總管,可如今全被安排到了軍司馬的位置上。

這麽安排是什麽用意,殿內的人都猜不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