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九章 來真的啊?!(第2/3頁)

李孝恭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道:“承認了如何,不承認又如何?我是李氏的宗親,也是大唐的郡王,但我這個宗親,這個郡王,也要吃飯。

你給的那些俸祿,還不夠我在教坊司花銷。

封地上那些稅收,還不夠我建一座馬場。

你不許我盤剝百姓,也不許我濫用職權,難道就不許我自己想辦法賺一些錢?”

李元吉怒斥道:“你想的辦法就是破壞我定下的禁令,在邊陲上資敵?!”

李孝恭就像是被踩到了尾巴的貓一樣,大叫道:“我怎麽資敵了?我只不過是販賣了一些皮貨、販賣了一些布匹,販賣了一些鹽而已!

如果這些東西都算是資敵的話,那我大唐也太脆弱了吧?!”

李元吉瞪起了眼睛,往前逼近了一步,再次怒斥道:“說你資敵,你還有理了?”

李孝恭也往前逼近了一步,義憤填膺的喝道:“是我沒理還是你沒理?我只不過是販賣點皮貨和鹽等賤貨而已,可你借著漕運和海運販賣的是奇珍異寶、象牙玉石。

你賺的盆滿缽滿,我只不過是喝口湯而已。

你憑什麽說我?

難道你制定的禁令就是你可以吃肉,我們連喝口湯也不行?!”

李元吉徹底惱了,一把就拍掉了龍案的一角,在王圭驚恐的眼神中,在李孝恭毫無懼色,反而充滿了憤怒的眼神中怒喝道:“你放肆!”

李孝恭硬頂道:“我沒放肆!是你想吃獨食,想自肥,不想讓我們跟著沾好處!是你自私自利,不近人情!”

“來人!來人!”

“給我叉出去!”

“我說的都是實話,你別說將我叉出去了,就算是殺了我,我也會這麽說!”

“叉出去!!”

李元吉歇斯底裏的怒吼。

殿前侍衛們快步跑到了李孝恭面前,說了一聲得罪了以後,快速的插著李孝恭離開了太極殿。

李元吉在李孝恭被叉出去以後,怒吼著吩咐王圭,“給我查!一查到底!將所有涉事的人全部給我挖出來,我要將他們碎屍萬段!”

王圭誠惶誠恐的起身,有心勸誡兩句,但看到李元吉明顯在氣頭上,只能苦著臉應允了一聲。

“現在!立刻!馬上給我去查!我今晚就要看到結果!我要讓李孝恭好看!”

李元吉再次吩咐。

王圭很想說一句,查案不是他的職責,查一位郡王,就更不在他的職權範圍內了,不止是他,就連大理寺、刑部,未得到明確的旨意的情況下,也沒資格查。

不過,李元吉非要他去查,而且還是義憤填膺的讓他去查,他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了。

在心驚膽顫的出了太極殿,被冷風一吹以後,王圭心中平靜了不少,腦子也清醒了起來。

先是懷疑起了自己是不是不該揭露此事,不該上這一道奏疏。

讓一位掌握著大唐所有權柄的親王和一位掌握著大唐一定兵權的郡王,因為這種事情鬧僵,要是再起了什麽大的沖突,那他可就成大唐的罪人了。

這件事還是得找魏徵商量商量,讓魏徵幫忙出出主意才好。

萬一真的鬧出了大動靜,那就不好收場了。

至於說查案,並且在天黑以後要結果,那就等他跟魏徵商量完了以後再說。

如果一切會往對大唐不利的一面發展,那就必須給李元吉一個不一樣的結果。

如果一切會往對大唐有利的一面發展,那就可以給李元吉一個真實的結果。

公平公正與否,在這件事上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大唐需要一個什麽樣的結果。

很多時候,身處在高位上,看問題的時候,看的不是問題的公平公正性,而是利弊。

很多時候,為了家國天下的利弊,公平公正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這就是為政者的根本。

很荒謬,但卻很現實。

“玄成啊,你說這件事我還要不要繼續計較下去?”

王圭回到了禦史台以後,立馬找上了魏徵商量。

雖說王圭的年齡比魏徵大,但魏徵的能耐比王圭強。

再加上魏徵娶了個好妻子,洗刷了出身不好的問題。

所以王圭遇到事情不會獨斷專行,而是會跟魏徵商量。

魏徵聽清楚了事情的始末,面對著王圭的詢問,狐疑的道:“您說……您有沒有可能被騙了?”

王圭愣了一下,不解的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魏徵耐心的解釋道:“你想啊,自從河間王從荊州被調回長安城以後,跟殿下交往甚密,怎麽可能為了一點的錢財就翻臉呢?

會不會是他們故意演給你看的?”

王圭又是一愣,若有所思的道:“你說的這個我也想過,只是當時殿下和河間王的反應不像是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