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唐突之戰(二十九)(第2/2頁)

在沖垮了營第西北角的木攔門,燒毀了所有紮在地上,很難移動的防守型軍械以後,就揚長而去了。

然後,不到三炷香的時間,營地西北角就響起了一陣震耳欲聾的馬蹄聲。

馬蹄聲不僅密集,而且有力,嗒嗒嗒的震的大地都在顫抖。

明顯是在沖鋒。

“這一次突厥人怎麽來的這麽快?!”

李建成在穿戴好了甲胄以後,懶洋洋的癱在大帳內的一角,聽到了大帳外震耳欲聾的馬蹄聲以後,猛然坐起身,有些錯愕的問。

李世民下意識的握住了腰間橫刀的刀柄,不鹹不淡的道:“人家已經談聽清楚了我營中的虛實,也損壞了我營中能阻攔他們的軍械,自然得過來。

而且得馬上過來,如果我營中的將士在他們來之前重新設置好了木攔門,以及各種抵禦他們的軍械,那他們上一次的突襲豈不是百突襲了?”

李建成搖頭晃腦的道:“理是這麽個理,可我總感覺這裏面有什麽不對勁?”

說到這裏,李建成突然看向了李元吉和李世民道:“你們是不是背著我做了什麽,不然突厥人不可能這麽急!”

李世民也沒有隱瞞,淡然的道:“也沒做什麽,就是在突厥人第三次襲營的時候,假裝被嚇到了,然後逃出了中軍大帳,逃往了營裏的東南角。”

李建成恍然道:“難怪了,突厥人這是把你們當成無膽鼠輩了,所以才這麽急切的全軍出動了。這是想抓住你們這兩條大魚,逼守關的將士放開所有關口,任他們在我大唐各地長驅直入。

同時也能用你們這兩條大魚跟父親談談條件。”

李世民點了一下頭道:“應該是這樣……”

從李淵還是唐國公的時候起,突厥人就習慣了跟李淵談條件,並且習慣了通過談條件的方式跟李淵各取所需。

最開始的時候是處羅,然後是啟民,再然後是始畢,一直到現在的頡利。

一共四任突厥可汗,從李淵找上門起一直到現在,一直在跟李淵談條件。

只不過,以前是李淵求著突厥,主動找突厥談條件,割肉求和平,後來是突厥仗著兵甲之利,逼著李淵跟他們談條件,李淵有時會答應,有時候不會答應。

後來是突厥頻頻入侵大唐,非要跟李淵談條件。

李淵腰杆子硬了,不想跟他們談了,甚至還想做他們的爸爸。

然後雙方在兵事上的往來就更多了。

不過,在大戰前,以及大戰後還是保持著談條件的習慣。

所以李建成說突厥人是想抓大唐的親王跟李淵談條件,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很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即便是突厥此次擊潰了大唐,兵臨了長安,甚至奪取了長安,但大唐依然擁有著除了關中以外所有的土地。

所以突厥依然可以憑借著他們手裏的籌碼,繼續向李淵索要好處。

當然了,李淵要是能因為兒子,奉突厥為宗主國的話,那突厥說不定會放棄楊政道,奉還長安,以及關中各地,然後高高興興的帶一大堆錢財、糧食、丁口回突厥去做宗主國。

畢竟,扶持楊政道在長安立國,再去跟李氏爭奪天下,還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

如果大唐直接臣服了,那就可以省去這個過程,直接讓突厥享受身為宗主國的好處。

所以,突厥沒理由在大唐直接臣服了的情況下再去扶持楊政道。

至於說楊政道有突厥的可賀敦義成撐腰,那就是個笑話。

對突厥有用,義成才能是突厥的可賀敦,楊政道也能借著義成在突厥立足。

對突厥沒用,義成還能不能坐穩可賀敦的位置都是一個問題,更別提借著可賀敦的名頭去幫助楊正道立足了。

義成可是隋文帝的女兒,跟李淵是一輩人,已經五十多歲的人了,早已就人老珠黃了。

如果說頡利對他有什麽情欲之心,那就是笑話。

頡利之所以至今也沒有拋棄她,是因為她是頡利繼承來的財產。

在頡利這種貪婪之人的眼裏,財產就沒有無故拋棄的道理,哪怕這個財產已經沒什麽大用了。

所以義成對頡利的影響是有限的,同樣的,義成借著自己可賀敦的身份幫楊正道在突厥立足,甚至讓頡利幫楊正道謀劃著復國,也只是因為幫楊正道復國這種事情對頡利有利而已。

如果沒利的話,頡利有病才會幫楊政道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