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一章 唐突之戰(十)(第2/2頁)

李元吉緩緩點頭,這樣安排的話就沒問題了。

十二衛中的將軍和校尉們雖然沒有蘇定方和羅士信能打,可也不孬,不然也不會被選入十二衛。

有他們臨時代替蘇定方和羅士信中的任何一個人指揮大軍抵禦突厥人,突厥人一時半刻也突破不了丹州的防禦。

畢竟,丹州本地還有丹州都督府的兵馬協防,三支兵馬,外加三位統兵的大將,足以將突厥人分派出來入侵丹州的兵馬給擋住。

“那我們呢,該怎樣部署?”

李元吉盯著李世民問。

在領兵打仗這種事情上,李世民的能力格外突出,所以李元吉相信李世民,也相信李世民不會在這種戰事上藏私,或者鬧什麽幺蛾子。

李世民正色道:“就讓侯君集率本部兵馬,以及寧、邠兩州的府兵,外加隨後趕來的一衛十二衛的兵馬,繼續在安定抵禦突厥人。

我們率領我們帶來的兵馬,去馬嶺試探一下突厥人的虛實。”

李元吉沉吟道:“是佯攻,還是去馳援馬嶺?”

李世民認真的道:“是試探!我要是所料不差的話,此次頡利派出來攻打馬嶺、白馬、華池的兵馬應該不會太強,應該在四到六萬左右。”

李元吉思量著道:“其他的絕大多數兵馬被頡利派去攻打延綏了?”

李世民毫不猶豫的點頭。

李元吉也大致明白了頡利作戰的方向,以及作戰的意圖。

雖然在蕭關的時候他也有所猜測,到了慶州以後也做過一些分析,但經過李世民說明分析以後,他腦海中的猜測和分析就更明朗了。

頡利眼下最主要的作戰目的還是在大唐的邊陲打開另一道缺口。

在沒有打開另一道缺口之前,頡利不敢派更多的兵馬南下。

“那事不宜遲,我們就動身吧?”

李元吉征求李世民的意見。

李世民再次毫不猶豫的點了一下頭。

李元吉當即下令,讓宇文寶擂鼓整軍,晌午的時候就率軍趕往了馬嶺。

馬嶺在馬嶺水,也就是後世馬嶺河邊上。

河水在馬嶺的地界上流淌了成千上萬年,逐漸的沖刷出了一個大峽谷,馬嶺縣就在峽谷邊上。

事實上陜甘地區絕大多數河流流淌過的地方都是這般,在河水的沖刷下,沖刷出了一個又一個的峽谷。

只不過馬嶺的峽谷格外的漫長,風景也格外的優美,不僅有群山翠綠環繞,也有飛瀑激流懸掛,地縫嶂谷更是不計其數。

據後世人測量,馬嶺的峽谷足有一百五十多裏長,有八十多處險灘,七十多處深潭,還有六十多道彎。

李元吉一行趕到馬嶺的時候,積雪已經將群山上的翠綠掩蓋,一些早已枯黃的樹葉也被飛雪一一打落,只留下了毫無規則可言的樹杈子孤獨的聳立在那裏,樹杈子上還堆積著一疊積雪。

飛瀑激流、地縫嶂谷中充滿了刺骨的冷風,使得人根本沒辦法湊近了去欣賞大自然之美。

宇文寶在還沒進入馬嶺的時候就將斥候撒出去了,所以當李元吉一行進入馬嶺的時候,馬嶺各處的近況就被了解清楚了。

“負責攻打馬嶺的是西突厥葛邏祿部的分支踏實力部,有足足一萬余人,已經猛攻了馬嶺數日,目前馬嶺治下的百家堡等各地已經被攻破,只剩下了一座縣城在苦苦支撐。

據說縣城裏的守軍和衙役都已經死光了,如今縣尉正憑借著城裏臨時征召的一部分鄉勇在抵禦突厥人。”

大峽谷邊上,李元吉坐在馬背上,凝望著峽谷對岸的群山,宇文寶拱手稟報。

“踏實力部?”

同樣騎著一匹馬,穩穩的停在一邊的李世民一臉的詫異,“踏實力部不是西突厥的大部族嗎?也是西突厥王室部族之一,怎麽會投奔東突厥?”

要知道,西突厥的實力可不輸給東突厥,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也是一位雄主。

在位期間北並鐵勒,西拒波斯,南接罽賓,稱霸西域,遷王庭十國北千泉,被西域各國尊稱為頡利發。

也就是諸國之王的意思。

踏實力部算是統葉護可汗出身的葛邏祿部的一個分支,準確的說是這個部族裏的一個姓氏。

除此之外還有謀落部、熾俟部,三部實乃一部,統稱為三姓葛邏祿,又因為其首領號葉護,故有稱三姓葉護。

統葉護不僅是西突厥可汗,也是三姓葛邏祿的族長。

踏實力部作為統葉護族中的一個分支,又怎麽可能背叛統葉護呢?

李世民有點不理解。

李建成也很不理解。

這就像是作為隴西李氏分支的武陽房,或者丹陽房背叛了隴西李氏,去投了梁師都或者李藝一樣,完全沒辦法讓人理解,也難以讓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