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集賢院(第2/2頁)

所以對於馬周的反應,以及馬周的話,他們沒有任何感觸。

相比起來,魏徵的感觸就多了,因為他也是寒門中人,他能有今天的身份地位,也是他經歷了無數的磨難,無數的努力換來的。

他最初出仕的時候,是在前隋武陽郡丞元寶藏帳下為官,但不受元寶藏重視,一直被元寶藏當筆吏用。

後來元寶藏決心要反,並且起兵響應了瓦崗的李密,他隨元寶藏到了瓦崗,得到了李密的賞識以後,才開始展露頭角的。

若非李密不拘一格的賞識他、重用他,他現在還爬不到這個位置上,也不可能在這個處處講出身,處處講家世的時代混出個人樣來。

如今他倒是不用擔心有人會因為出身和家世小看他了,因為他娶了個好妻子。

出身於河東裴氏的貴女。

河東裴氏是太原府內僅次於太原王氏的豪門大戶。

大唐絕大多數裴姓的官員,都跟河東裴氏有關。

這其中就包括裴矩和裴寂。

只不過,裴矩和裴寂是出自於河東裴氏的西眷,也叫西眷裴氏。

非要攀關系的話,也能攀得上。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世家豪門的圈子裏,再也沒人敢看輕他了。

他現在看馬周,就像是看昔日的自己,感觸自然就多了。

尤其是在馬周為李元吉做了許多事,卻不敢挺直了腰板向李元吉邀功,反而一個勁的說自己不辛苦,他的感觸就更多了。

曾幾何時,他還沒有娶裴氏為妻的時候,面對著元寶藏,面對著李密,他也是這般。

“辛苦了就是辛苦了,不必謙遜。你做過什麽,立過什麽功勞,我都知道,也一直給你記著。如今你既然已經回京了,那河北道的差事就可以卸下了。

往後,這集賢院就交給你了。”

李元吉擺擺手笑道。

什麽出身不出身的,他可不會在乎。

他只在乎這個人有沒有能力,能不能唯他所用。

如果有能力,有願意唯他所用,並且為他立下了功勞,那麽他會毫不吝嗇賞賜。

集賢院如今雖然只是個院子,沒有什麽官方的名頭,也沒有所屬官員。

但集賢院卻是李元吉為自己的心腹們準備好的辦公的地方。

在心腹們沒有走向台前之前,在心腹們沒有取代三公九卿之前,這裏就是心腹們參政議政的地方,也是繼昭德殿以後,另一個齊王府的政治中心,權力中樞。

馬周聞言,一臉惶恐的道:“這……這……臣何德何能啊?”

有王圭這種已經身居高官之列的人在,也有蔡允恭和魏徵這種已經在朝堂上混出了名聲的人在,馬周是真的不敢托大,更不敢在任何地方居於他們頭上。

不是他妄自菲薄,實在是他的根基太淺了,底子也太薄了,要是得罪了他們,或被他們盯上,根本經不起他們折騰。

李元吉笑道:“什麽何德何能,一個無權無職的院子而已,要什麽德能,我說交給你了,就交給你了。

再說了,王圭和魏徵馬上要主政禦史台,蔡允恭也要監管史館,他們都有自己需要管的地方,也有各自要肩負的職能,根本沒有閑暇管這裏。

這裏不交給你,交給誰?”

王圭、蔡允恭、魏徵一個個心裏泛酸水,很想跟馬周換一換。

雖然集賢院的主人無特地的官職,但所代表的意義截然不同。

若非他們四個人中間李元吉最信任的就是馬周,馬周也是李元吉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都想跟馬周爭一爭。

如今聽到了李元吉的話,他們不僅得陪著笑臉,還得強忍著心中的酸意,跟著附和,“對對對,我等皆有重任,可顧不上這裏,這裏只能交給你了。”

馬周聽得出來王圭三個人在說假話,可李元吉話說到這個份上了,王圭三人又將李元吉的話擡起來了,他要是不答應,就是不給李元吉面子,不識趣,所以他只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了。

“殿下既然執意讓臣代管這集賢院,那臣就先厚顏無恥的接下來了。”

李元吉笑著點了一下頭,招呼道:“你和王圭剛剛回京,我一直沒抽出空見你們。今日剛好有空,又有魏徵和蔡允恭作陪,我們就一起大醉一場,算是給你們接風洗塵了,如何?”

馬周和王圭一起躬身施禮。

“多謝殿下厚愛!”

李元吉再次點了一下頭,招呼人上酒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