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建成終於聰明起來了(第2/3頁)

能在宮裏殺人,尤其是以這種接二連三方式殺人的,除了李淵和李建成,就只剩下了他們兄弟。

李淵是知道這是他們兄弟在動手,所以才不管不問。

“我父親這是在借我們之手清理後宮?”

李元吉疑惑的問。

沒有六宮之主坐鎮的後宮,是紛亂的,就好似一支兵馬沒有主心骨,裏面的將校、隊正等人必然心懷鬼胎,想盡辦法的爭權奪利,所以肯定會滋生出很多黑暗。

李淵自己是不好直接去處理這種紛亂的,因為這是六宮之主的職責,即便是沒有六宮之主,也有四妃履行她的職責,所以男人家是不好直接摻和到女人家的事裏面的。

在尹德妃出了問題,其他皇妃人心惶惶的時候,想清理後宮,要麽就得等到風聲過去以後,悄無聲息的出手,要麽就得引外力入手。

而如今外力主動湊上來幫忙,李淵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只是李元吉覺得,李淵似乎有點太放縱他們兄弟了,所以他覺得李淵除了借助他們之手清理後宮外,應該還有其他的意圖。

淩敬在聽到這個問題,沉吟了片刻後,道:“應該不僅僅是如此,聖人很有可能還有讓秦王殿下借著此事泄憤的意圖。”

李元吉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這個可能性很大。

在李建成跟後宮嬪妃有染這件事情中,李淵雖然查了兩遍,但仍舊沒有查出真相,最後放過李建成,屬於是昧著良心放了李建成。

在這一點上,李淵是對不起李世民的,所以他很有可能縱容李世民泄泄憤。

雖說在李建成這件事情上,李淵以皇帝的身份如何決斷,都不會有任何對不起李世民的地方,但李淵在面對李世民的時候,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是一個皇帝,而是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父親,一個護短,且溺愛兒子的父親。

所以在做出了不公正的決斷以後,他才會覺得對李世民有愧。

這樣一來,李世民殺幾個對他而言並不重要的人泄泄憤,他也可以假裝看不見。

畢竟,在他眼裏,兒子只要不殺他,不殺其他兒子,剩下的無論殺誰,他都不在乎。

“如此說來,我們是不是可以更大膽一些?”

李元吉盯著淩敬疑問。

既然李淵有心借助他和李世民的手清理後宮,又在毫無約束的放縱李世民,那他似乎也沒必要在束手束腳了,可以放心大膽的動用一些更快捷的手段。

淩敬苦笑著道:“最好還是不要了……”

李元吉皺眉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淩敬苦著臉道:“您隨後恐怕沒時間關注這件事了。”

李元吉不解的看著淩敬。

淩敬臉色更苦的道:“今晨,剛剛結束圈禁不久的太子殿下,將李綱、裴矩奉為了上賓,號令東宮上下,敬李綱和裴矩如敬他,萬事以李綱和裴矩的話為準。”

李元吉臉色微微一變道:“我大哥這是將李綱和裴矩引為了心腹,準備讓他們接替王圭和竇軌之前的職責,成為東宮百官之首,為他出謀劃策?”

淩敬鄭重的點了一下頭。

李元吉沉吟著沒有再說話。

李建成糊塗了很多次,終於聰明了一次,知道依仗李綱、裴矩這種老臣幫他謀事了。

雖然晚了點,但多多少少能挽回一些此前的敗局。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似乎沒什麽值得我們好關注的吧?”

李元吉瞥向淩敬問。

如果僅僅是李建成將李綱和裴矩徹底引為心腹,並且加以重用的話,短時間內跟齊王府可沒有任何關系,更不會有任何瓜葛。

完全沒必要因為這件事,放棄清理宮裏的汙穢的事情。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臣也不會苦著臉了。”

淩敬苦笑著道:“根據臣剛剛得到的消息,裴矩向太子殿下獻策,讓太子殿下調天策府的眾將趕往各地充任刺史、鎮守。

太子殿下已經采納了,並且以康州蠻夷不服王化,屢屢犯禁為由,奏請由宿國公程咬金出任康州刺史,坐鎮康州。

聖人在太子殿下的奏疏遞上去沒多久,就答應了此事。

這會兒,遷程咬金為康州刺史的旨意,恐怕已經送到宿國公府了。”

李元吉愣了愣,心中感慨連連。

李元吉不得不承認,像是裴矩這種無論在前隋,又或者是大唐,都能坐上高官的人,果然有兩把刷子。

他一開口,就給了李建成一個相當犀利,又相當有效的建議。

這麽做的目的,就是在剪除李世民羽翼,剪除李世民對在京的兵馬,以及在京城附近的兵馬的影響力。

而這恰恰是李世民能跟李建成爭鋒的最大的依仗。

如果李建成能早點重用裴矩,早點得到這個建議,早點下手的話,也許,歷史就被他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