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朝會(中)(第2/2頁)

待到李世民和李元吉起身回禮以後,緩緩開口道:“今日朝議,還請兩位殿下口下留情,畢竟此事關系到太子殿下的性命,太子殿下又是兩位殿下的兄長,想來兩位殿下也不希望看到太子殿下有性命之憂。”

李世民幾乎是毫不猶豫的點著頭說了一句,“這是自然……”

李元吉很想問裴矩是不是想用大義綁架自己,但看到李世民答應的那麽痛快,也就沒心思再多事了,當即跟著點了一下頭。

裴矩見此,一臉感激的拱手道:“臣代太子殿下多謝兩位殿下。”

李世民笑著道:“該道謝的應該是我們才對,裴公年事已高,還如此費心費力的為我們的兄長奔波,我們理當向裴公施禮。”

說著,向裴矩一禮。

裴矩擺著手連呼不敢當。

李元吉實在是看不下去這種虛偽的場面,理都沒有再理會二人,自顧自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了。

為此,李世民在回到座位上以後還埋怨他不識禮數。

他直接選擇了無視。

在裴矩到了以後沒多久,裴寂、蕭瑀、陳叔達等一眾三省的大佬們也到了,一個個不是著紫袍就是著朱袍,等到差不多快到齊了以後,還真是滿殿朱紫貴。

不過他們所有人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年紀大。

年紀最大的有八十多歲,年紀最小的也五十多了。

相比起來,李元吉無疑是年輕了一點。

不過等到李神通、李神符,以及李孝恭等人帶著其他的李唐皇室成員到了以後,這種局面就被打破了。

一些老子去的早,沒成年的兒子頂門立戶的郡王府的郡王,年齡就比李元吉小。

一個個走到李元吉面前躬身施禮,口稱兄長,就跟要壓歲錢似的。

李元吉無論是面對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懶散的點了點頭。

他們也不敢埋怨李元吉無禮,更不敢埋怨李元吉跋扈。

因為李元吉不僅年齡比他們大,地位也比他們尊。

在這個論地位的地方,即便是年長一輩的李神通、李神符等人見到了李元吉也是要施禮的。

只不過,李淵一向更注重輩分,尤其是李氏內部的輩分。

所以李神通、李神符即便是不按規矩給李元吉施禮,李淵也不會去計較。

相對而言,李元吉也不會巴巴的跑去給他們施禮。

說起來,李神符不是充任著鎮守並州一部分關隘的重任嗎?怎麽會出現在長安城,還出現在了太極殿上?

難道是李建成請的援軍?

李元吉目光在李神符和裴矩等人身上盤桓了一圈,見裴矩等人在見到了李神符以後也是一臉驚訝的樣子,就明白了。

李神符應該不是李建成請的援軍。

那就是李世民?

李元吉下意識的看向了李世民。

李世民恰巧也看了過來。

兩個人對視了一眼,便明白了彼此的心思。

不是李世民,李世民也確定了不是他。

“那就是父親……”

李世民低聲說了一句,神情有些令人琢磨不透。

不過,李元吉即便是不琢磨,也能猜到李世民的心思。

李淵在這種時候,把李神符叫回來幫他說話,可見李淵是鐵了心的要廢了李建成這個太子。

這對李世民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在他被李綱和裴矩兩個人堵住嘴、綁住手腳以後,李淵如此不遺余力的爭取著廢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那就說明他距離太子之位,已經剩下半步之遙了。

只要李建成倒下,他就能順風順水的坐上太子之位。

李元吉敢肯定,李世民必然也準備了針對李建成的後手。

所以隨後的朝堂決議,必然是李世民暗中出手,幫助李淵一起對付李建成。

而李建成垂死掙紮,必然會拿出所有的手段、利用上所有的人脈和關系。

所以,這一場朝堂決議,將會前所未有的精彩。

在滿殿朱紫到齊了以後,太極宮城墻上喚百官們上朝的鐘聲才被敲響,太極宮外的百官們才三五成群的趕往了太極殿。

到了太極殿以後,也不用入殿,在殿外依照品階,找個地方站好就行了。

殿內有召,就可以到殿內說說話,殿內沒召,待在殿外吹冷風即可。

太極殿內的面積相當有限,在容納了龐大的李氏族群,以及龐大的朱紫人群以後,就容納不了旁人了。

旁人想要進殿,要麽等召,要麽等裏面的人騰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