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殿下!出大事了!(第2/2頁)

李孝恭在李元吉走後,獨自在廊亭內待了很久,先是一口氣喝幹了廊亭內所有的茶,然後又吩咐人給他上了酒,獨自坐在哪兒自斟自飲了許久,才帶著一臉茫然和落寞離開。

至於李元吉跟他打的那個賭,他已經忘了,已經沒心情再關注了。

李元吉也忘了,也沒關注。

一直到楊妙言派的教養嬤嬤到了九道宮,李元吉才想起這件事。

“你說你是王妃派來的教養嬤嬤,專門教承乾和承業規矩的?”

李元吉坐在九道宮正殿正中的案幾後,一邊翻看著教養嬤嬤的出身文書,一邊錯愕的問。

教養嬤嬤是一個已經年過五旬的婦人,看著很富態,也很慈祥,笑起來的時候眼睛會眯成一條線,穿著一身異常寬大的大紅服袍,據說是欽賜的。

也只能是欽賜的。

如果不是欽賜的,一個教養嬤嬤是沒資格穿大紅袍的。

尤其是在見王駕的時候。

教養嬤嬤聽到李元吉的問話,含蓄的笑著點點頭道:“回殿下,小婦人確實是王妃殿下派來的。”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沒有再多言,認真的看起了教養嬤嬤的出身文書。

教養嬤嬤姓秦,是都畿道新鄭人士,早年家道中落,隨母流落到了平陵,被一位姓竇的貴女所收養。

姓竇的貴女?!

李元吉看到此處,果斷的放下了教養嬤嬤的出身文書,看向了教養嬤嬤疑問道:“你是我母親身邊的舊人?”

秦嬤嬤笑著點了一下頭。

李元吉頓時失去了跟秦嬤嬤繼續說話的興趣。

準確的說,是前身的遭遇促使著他不能跟太穆皇後身邊的舊人說太多話,更不能給好臉色。

“即使如此,那承乾和承業的規矩就交給你了。”

李元吉一臉淡然的說著。

秦嬤嬤見此,臉上的笑容有點僵。

她張了張嘴,有心解釋兩句,但李元吉不想聽,反而擺了擺手道:“行了,你可以下去了。”

秦嬤嬤笑容僵硬的道:“那……小婦人住在何處?”

李元吉淡淡的道:“我會吩咐呂尚宮給你安排住處的,你聽呂尚宮的就好。”

秦嬤嬤欲言又止,但看到了李元吉臉上已經開始流露出不耐煩的神色了,就微微苦了苦臉,低下頭道:“喏!”

待到秦嬤嬤落寞的離開了殿內以後,李元吉長出了一口氣,感慨道:“看來‘我’還真是不受太穆皇後待見啊。”

一個太穆皇後身邊的教養嬤嬤,都能得賜大紅服袍,看著也比陳善意過的好。

陳善意養育了前身足足有十六七年,卻沒有得到任何賞賜,甚至連一個教養嬤嬤的身份也沒有。

可見太穆皇後不喜歡前身,是發自肺腑的。

不然也不會連累的陳善意也跟著一起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不過,這些現在都不重要了。

因為太穆皇後已經死了,總不可能為了幫前身討一個公道,幫陳善意討一個公道,去刨太穆皇後的墳,或者去指著太穆皇後的墳頭罵街吧?

那樣的話,在大唐就沒有容身之地了。

在所有有漢人的地方,也會遭受無數的白眼。

因為這是一個重孝道的世代,孝比天還大。

李元吉自認自己還不是一個可以大公無私到無視孝道、無視天下所有人白眼的人。

所以只能在心裏幫前身和陳善意叫叫屈。

……

有了秦嬤嬤教導,李元吉就不用再為李承乾和李承業的教育問題費心了。

秦嬤嬤是太穆皇後身邊的老人,幫助太穆皇後教導過李建成、李世民、李秀寧,教導李承乾和李承業自然不在話下。

秦嬤嬤雖然名義上是教導教養的嬤嬤,可實際上她什麽都懂一點。

在各種飽學之士的配合下,她有能力以‘班主任’的身份,指導李承乾和李承業完成各種課業。

所以在大方的為李承乾和李承業劃撥了一大片教育用地以後,李元吉對李承乾和李承業的教育問題就不管不問了。

專心的盯起了他所在意的幾件事情,以及他所謀劃的幾件事情。

四月初五的時候,內侍省少監劉俊,以一身十分狼狽的形象,打破了九道宮的寧靜,闖進了九道宮正殿。

見到了李元吉以後,根本顧不得施禮,反而以一種十分驚恐的聲音喊了一句,“殿下!出大事了!大家要殺了……殺了太子殿下!”

李元吉正在臨摹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聽到這話,一臉錯愕的仰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