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妙人(第2/2頁)

李元吉緩緩點著頭道:“我還以為是我的錯覺,原來你也這麽認為。”

李孝恭愣了一下。

李元吉繼續道:“我也覺得王叔總是跟我們隔著一層,所以一些話在王叔面前也是能藏就藏。你說王叔到底是怎麽想的,他到底想跟誰一條心?”

李孝恭皺著眉頭思量了許久,“肯定不是跟你大哥一條心,也不是跟你二哥一條心。”

李元吉點著頭道:“跟我們也隔著一層,那就只能是向著我父親了。”

李孝恭微微搖搖頭,“也不一定。我覺得王叔應該是夾在我們和你父親中間。”

李元吉沉默了一下,點點頭道:“也對,在某些目的上,我們和我父親是相通的。如此說來,王叔能信,但不能全信。”

李孝恭鄭重的點頭。

李元吉將自己大致想要了解的了解透了,就沒有再聊下去的意思。

收起了書卷,伸了一下腰,李元吉對李孝恭道:“天色也不早了,睡吧。”

李孝恭跟著起身,快步的往床榻上走去。

李元吉錯愕的張了張嘴,卻沒說話。

他很想問李孝恭一句,‘你不洗澡的嗎?’

但是沒有問出口。

……

次日。

天麻麻涼的時候,李孝恭頂著寒霜,離開了九龍潭山。

中午的時候,就有消息傳回了九龍潭山。

竇軌喜歡去的一些坊市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竇軌的府邸所在的坊市裏的遊手好閑的人,正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銳減。

據說是竇府在長安城外有新添了個莊子,竇府將人全部弄到莊子上去當莊戶了。

據說只收遊手好閑的漢子,待遇相當豐厚。

餐餐有肉,隔三岔五還有酒,一天只需要勞作一個半時辰,一旬還給放兩天旬修假。

聽這條件,完全不像是在招莊戶,更像是在招大爺。

尋常的百姓肯定不會相信的,但那些遊手好閑的漢子們,卻信以為真。

原因無他。

聰明的漢子們在聽到消息的第一刻,就猜到了竇府不是在招募莊戶,而是在招募一些人手,幹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

這種待遇優厚,且充滿了獵奇性質的工作,十分符合遊手好閑的漢子們的胃口。

遊手好閑的漢子們,為了避免別人搶到這種他們以為的好工作,第一時間就趕到了竇府去應征。

然後他們就消失了。

他們的家人在他們去了竇府一旬以後,領到了來自於竇府的工錢。

工錢很優厚,不僅有相當於一個成年人在長安城內做工一旬的工錢,還有三尺麻布和四兩粗鹽。

他們的家人眼看著家中遊手好閑的兒孫們開始為家裏創造財富了,高高興興的笑納了竇府的工錢,還叮囑竇府的人給兒孫帶話,讓兒孫好好的為竇府做工,要是不好好做工,竇府的人可以適當的給一些懲罰。

“哈哈哈……還真是一個妙人啊。”

李元吉坐在涼亭內,看完了李孝恭派人送過來的信以後,笑著感慨了一句。

李孝恭雖然沒有在信裏明說什麽,但基本上可以肯定,贊皇公竇軌確實是回京了。

畢竟,這種看不慣街溜子在街道上閑逛,喜歡將街溜子拉去勞動改造的事情,在大唐,只有竇軌喜歡幹。

嗨,你懶是吧,沒關系,我幫你勤快起來。

你不願意?

也沒關系,我這裏有刀把子,有皮鞭子,你選一樣。

“殿下……”

就在李元吉感慨竇軌是個妙人的時候,一個校尉匆匆趕到了涼亭邊上。

看裝束是統軍府的校尉,統領著九龍潭山各處的暗哨。

李元吉放下李孝恭的信,笑問道:“何事?”

校尉拱手道:“兄弟們在東邊發現了有人在畫土犁田,打問過後說是竇府的人。不過,犁田的人有些不對勁。

竇府的人說是莊戶,但兄弟們看著更像是罪囚。

因為犁田的人明顯沒有多少幹勁,而守著他們的人,全是一群悍卒,手裏皆握著橫刀,誰敢偷懶,上去就是一刀背。”

李元吉嘴角抽搐了一下,想笑又沒笑,“然後呢?”

校尉沉聲道:“兄弟們怕那些人是真的罪囚,若是被竇府逼之過甚,結伴逃竄的話,容易驚擾府上的人,所以特來向殿下請示。

若是他們逃竄過來了,該如何處置?”

按理來說,九龍潭山,以及九龍潭山下的一大片土地,如今是李元吉的私人領地。

非富非貴的人冒然闖入的話,李元吉可以隨意定奪。

不過,對方是竇氏的人,校尉不敢擅自做主,只能過來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