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李淵集權(第2/3頁)

要是活都活不下去的話,還談個屁發展。

“若是如此的話,倒也能讓那些濫竽充數之人,心甘情願的徹底退出軍伍。可軍中的那些將校呢?”

李孝恭皺著眉頭疑問。

李元吉淡然笑道:“他們要是願意留在軍中的話,那我父親應該會保留他們的職位,他們要是不願意的話,我父親應該會將他們調任到地方上為官。

畢竟,無論是剛剛重新平定的河北道,還是被你征服的江水以南,如今都有很多位置出缺。”

在立國之初,根本不愁沒官做。

尤其是在這種三四年就推平了所有敵人的建國之初,就更不愁沒有官做了。

像是李孝恭此前推平的江水以南,雖然已經全部納入到了大唐的治下,但大唐還沒有徹底消化完。

各地也僅僅是派遣了一些大吏,許多小官小吏,還要各地的大吏自己去招募。

若是招募不到,那就只能空著。

眼下大唐在各地最健全的就是兵府,比如驃騎府和總管府,剩下的也就江水以北還算健全,江水以南的一團糟。

如今江水以南絕大多數地方施行的是軍管。

單純的軍管。

不像是其他地方,有軍管,也有吏治。

李孝恭感慨著道:“就怕一些人貪得無厭,永遠也填不滿啊。”

李元吉看向李孝恭好笑的道:“那就讓他們跳出來看看啊,反正我們兄弟現在閑的發慌,我阿姊也急需一兩場戰事發泄心中的郁氣。

朝野上下其他官爵還沒有達到頂峰的人,也在等著建功立業呢。”

毫不誇張的說,在親眼見證了戰爭的紅利有多誘人以後,大唐上下所有官爵沒達到頂峰的武將,比任何人都渴望戰爭發生。

一些官爵達到頂峰的武將,說不定也渴望著戰爭的發生。

畢竟,大唐現在並沒有嚴苛的限定一家一室只能有一個高爵。

所以一些官爵達到頂峰的武將,不介意去戰場上多混一些功勞,提一提兄弟、兒子、孫子的官爵。

李元吉敢肯定,李淵要是腦袋一熱,說現在要打突厥的話,請戰的人能從太極宮排到九龍潭山來。

“說的也對,是我杞人憂天了。哈哈哈。”

李孝恭略微一愣,哈哈的笑了起來。

他不得不承認大唐現如今的武將們,都是一群好戰的瘋子。

對於見慣了沙場的他們而言,對於吃沙場紅利吃的腦滿腸肥的他們而言,不怕有戰事,就怕沒戰事,不怕敵人強大,就怕沒敵人。

要是沒戰事,沒敵人了的話。

那就到了鳥盡弓藏,馬放南山的時候了。

那個時候的他們,就顯得毫無用處了。

所以他們每一個人,應該都不介意戰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所以誰在這種天下靖平的時候跳出來作亂,就等於是脫光了跳到了他們所有人面前。

他們應該會爭先恐後的教育對方做人。

“我還以為你父親是覺得你和你二哥府上的統軍府,實力太強了,想要借機削弱你們呢。”

李孝恭看向李元吉笑著說。

李元吉沉吟了一下,點著頭道:“未必沒有這種可能。”

畢竟,李淵將統軍府最多能掌控的兵馬數額定在了一千二百人。

齊王府和秦王府的十四個滿編皆三千人的統軍府,就顯得格外的紮眼。

有心人完全介意借機上書彈劾。

李淵也可以順勢消減齊王府和秦王府的兵馬數額。

“那你怎麽不擔心?”

李孝恭疑問。

李元吉淡然笑道:“天塌下來,有大個的頂著,還輪不到我。”

他府上才六個統軍府,一萬八千人,李世民府上現在已經八個統軍府了,兩萬四千人,外加上三千玄甲軍,就是兩萬七千人。

再加上李世民又是兄長。

李淵要削減兒子的兵權的話,肯定也是先沖李世民下手。

李世民要是不服,那自然有李世民頂著李淵的怒火。

李世民要是服了,那他一個人也拗不過李淵的大腿啊。

李孝恭深以為然的點著頭道:“也對,天塌下來了,有你二哥頂著。我突然覺得,你嫡四子的身份,也不算太壞。”

說到此處,李孝恭似乎又想起了什麽,道:“對了,你父親還準備將各地的總管府改為都督府,大總管府改為大都督府,其中大部分的大都督府會被裁撤,只留下你們兄弟掌控的大都督府,以及一小部分特殊的大都督府。”

李元吉只是點了點頭,並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說什麽。

打天下的時候,自然得往出放權,尤其是在兵事上,得給許多大吏許多自主權,不然束手束腳的根本成不了事。

如今開始坐天下了,自然得不斷的收回一些威脅性極大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