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一個體系存在的益處(第2/2頁)

李元吉可不希望在不久的以後,親自動手砍了他們其中一個人的腦袋。

“此事我自有計較,你不必憂心。”

李元吉緩緩開口。

楊妙言見李元吉是吃了秤砣鐵了心,不甘的張了張嘴,卻沒有再說出一句話。

李元吉看出了楊妙言心裏的不甘,就大致的跟楊妙言講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又安慰了楊妙言兩句。

待到楊妙言的臉色緩和了不少以後,哄著楊妙言去跟其他的孺人們,一起去九龍潭山內撿地軟了。

地軟是一種酷似木耳的東西,雨後的山林裏,遍地都是。

昨夜下過一場小雨,今天又不是太熱,所以應該能撿到一些。

冬日裏,除了宮裏的溫湯監,以及宮外的溫湯宮,勉強能供應極少的一些皺皺巴巴的蔬菜以外,大部分時候,是沒有蔬菜吃的。

所以一些木耳、蘑菇、地軟等幹貨,就成了冬日裏的必備。

齊王府有管事的專門負責備幹貨,自然不需要楊妙言去撿。

李元吉純粹是讓楊妙言去散散心,免得在精舍裏一直閑著,總去憐惜那些半大的小子。

……

傍晚的時候,楊妙言撿地軟還沒回來,李元吉一個人坐在精舍的正屋內翻看另一卷醫經。

醫書是孫思邈派人送來的,足足有兩千多卷。

孫思邈說放在光德坊,總是被太醫院的人惦記,所以差人送到了九龍潭山。

李元吉翻看了幾卷,發現一眾醫書,需要重新編撰、修訂、校準、去偽存真。

李元吉在翻看過的幾卷醫書裏,看到了不少不應該留在醫書裏的東西,也看到了不少重復的藥方,也看到了同一種草藥,在不同的醫書上,有不同的藥性記載,以及不同的用藥記載。

其中不應該留在醫書裏的東西,多是一些神神鬼鬼的東西。

比如請神療傷、燒符去病等等。

亦有許多構建祭祀廟宇,溝通野神也鬼的賜福方術。

李元吉認為,這些東西就應該移出醫書,編撰成非醫術的東西,留給後人去探索神神鬼鬼的奧秘。

剩下的醫術,就應該重新歸納整理,去偽存真,依照不同的作用,分門別類,整合編訂。

最終編訂成一套涵蓋各科,兼顧內外的全面性的醫書。

再以學醫者不同的專長,分門別類的傳下去。

打破門戶之見,打破一脈傳承的特點,讓其形成一個相對完善的體系。

後世的中醫之所以被沖擊到了難以立足的地步。

就是因為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中醫醫療體系,再加上各大醫家各自為政,在相對完善的西醫醫療體系的沖擊下,變得難以立足。

當然了,一些唯利是圖的商人,為了牟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暫且不論。

李元吉既然拿出了醫院的模式,又答應了跟孫思邈一起將醫院的模式,推廣到大唐各地,自然得幫中醫建立起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

李元吉提筆,開始給孫思邈修書。

大致的講了一下自己從孫思邈送來的醫書中看到的一些弊端,以及一些想法。

寫好了書信以後,派人送了出去。

又吩咐守在門口的侍衛,給將作監的人傳令,讓將作監的人先放下手頭上的工作,著重修建醫科所需的屋舍、議事廳、藏書室、編撰室等等建築。

李元吉原本是不準備將醫科納入潭山文館的,但是考慮到了孫思邈主掌的長安杏廬,隨後要修建在九龍潭山下,就將醫科納入了潭山文館。

給門口的侍衛交代清楚以後,屈突通騎著馬,出現在了精舍前。

到了精舍正屋,開門見山的道:“殿下,您的條件,秦王殿下答應了。”

李元吉點了點頭,臉上沒有太大的反應。

因為他已經猜到了李世民對左監門府的職位志在必得,那麽他提出的條件,李世民就一定會答應。

請屈突通坐下以後,簡單的聊了一下正事,屈突通一臉汗顏的道:“臣今日在潭邊的時候,冒犯了殿下,還請殿下恕罪。”

沒有丘和在場,屈突通說話也就不用遮遮掩掩,心裏有什麽就說什麽。

李元吉感慨著道:“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我說過不計較,就不會計較。”

說到此處,特地看了屈突通一眼,又道:“我知道你的難處,也理解你的所作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