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慈父多‘敗’兒(第2/2頁)

李淵光著腳下了床,一邊大罵著李元吉不成器,就知道給他添麻煩,一邊踱步走到了案幾前,提筆揮毫。

沒過多久,一份以他名義調兵遣將的手詔就寫好了。

“拿去給那個不成器的東西,然後告訴那個不成器的東西,再給我添麻煩,我把他吊起來打!”

李淵憤憤不平的將手詔塞給了劉俊,氣咻咻的就走了。

劉俊拿著手詔,哭笑不得。

李淵還是那個李淵,那個疼兒子的李淵。

雖然嘴上對兒子喊打喊殺的,但是為兒子背鍋的時候,不帶絲毫猶豫的。

這也是他為什麽在了解清楚了事情的始末以後,一個勁的為李元吉說好話的原因。

因為李淵足夠疼兒子,所以你必須順著李淵的心思說,你要是逆著李淵的意思說,那你離李淵就遠了。

張婕妤為了給她爹謀一些田產,把李世民都誣蔑成什麽樣了,李世民還不是沒掉一根毛,反倒是張婕妤因此,被冷落了大半個月了。

劉俊拿著李淵的手詔,就匆匆往宮外趕。

在出宮門的時候,碰到了襄邑郡王李神符的夫人襄邑王妃。

李神符如今在守邊,所以府上的大小事宜,由夫人主持,出了事,也有夫人出面。

襄邑王妃碰到了劉俊,主動湊上前。

不等開口,就聽劉俊主動開口道:“王妃是為了府上的小貴人而來吧。”

襄邑王妃神情緊張,趕忙道:“劉少監知道前因後果?”

劉俊毫不猶豫的點頭。

襄邑王妃又急忙問道:“府上的人傳話說,道成惹惱了齊王,齊王不忍心欺負後輩,請我等去給個說法。

我等拿不了注意,所以想請見聖人,不知道聖人肯不肯見。”

襄邑郡王府的隨從傳的話,可不是這麽說的。

裏面有很多難聽,且跋扈的話,襄邑王妃不好當著劉俊的面說出來,所以美化了一番。

劉俊感嘆著道:“齊王可不是想跟諸位貴人要一個說法,而是想好好的懲處諸位小貴人一番。”

襄邑王妃臉色一變,“這,這可如何是好?”

劉俊看向了襄邑王妃,嘆了一口氣,沒有再多說什麽,準備離開。

襄邑王妃追上了劉俊,不著痕跡的給劉俊塞了一塊價值不菲的玉佩。

劉俊將玉佩又不著痕跡的還了回去,苦笑著道:“王妃就別為難臣了。諸位小貴人在九龍潭山做的事情,有些過分了。

齊王殿下是真的動了怒火。

聖人也覺得諸位小貴人在九龍潭山做的事情,有些過分了。

所以下詔調集齊王府兩個統軍府的將士,封鎖九龍潭山,任由齊王殿下施為。

您府上的小貴人,怕是免不了受一頓皮肉之苦了。

您也不用去求見聖人了,聖人是不會見您的。”

襄邑王妃微微睜大眼,難以置信的道:“只是調戲了一個侍婢而已,齊王值得如此大動幹戈?”

劉俊一愣,感慨著道:“原來王妃知道一些內情,但王妃似乎知道的不全。那些小貴人不僅調戲了齊王府上的侍婢,還準備欲行不軌,還準備傷人性命。

一個侍婢而已,在王妃眼裏確實沒什麽。

但一個齊王府的侍婢,在齊王殿下眼皮子底下差點被人害了。

齊王殿下即便是脾氣再好,也得動肝火。”

襄邑王妃臉色大變。

劉俊幽幽的道:“常言道,打狗也得看主人呢,更何況是殺狗……”

劉俊看向襄邑王妃,“諸位小貴人的舉動,跟打齊王殿下的臉沒什麽分別。齊王殿下豈會善罷甘休?”

襄邑王妃咬著牙道:“多謝劉少監。”

劉俊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快步坐上了馬車,趕往了九龍潭山。

襄邑王妃仍舊不死心,趕往了淮安郡王府。

求見自己的好嫂嫂淮安王妃。

淮安王妃帶著襄邑王妃求到了李神通頭上,道明了事情的始末以後。

李神通一個勁的大罵‘慈母多敗兒’,橫豎也不肯出面去說項。

李淵既然準許了李元吉動用兵馬,那他就沒有任何一絲去說項的機會。

淮安王妃見李神通不肯出門,就帶著襄邑王妃去求李建成和李世民。

李建成和李世民早就得到了李元吉調動了兩個統軍府兵馬的消息,所以見都沒見。

李元吉一口氣調動了六千甲士,李淵不出的情況下,誰能阻止?

無論誰想阻止,都得拿出同等的兵馬跟李元吉做一場。

打不打得過先不說。

誰敢在李淵眼皮子底下,無詔令調動數千甲士,去跟另外數千甲士廝殺?

嫌命長嗎?